|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财经频道 > 旧栏目 > 互联网金融 > 正文

通胀压力日益增大 加息转存不如积极理财

2010-10-22 16:16:42 刘志飞 来源:新闻晨报  责任编辑:孙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本月20日是央行重启加息的第一天,据报道,不少市民为了多得点利息,纷纷跑到银行网点进行定期转存。刚好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9月份最新的CPI数据为3.6%,再创23个月的新高。不少市民感叹,即便按新的2.5%的利率存1年定期,还是与CPI有较大的差距,这可如何是好?事实上,跑赢CPI并非难事,市场中现在就有不少银行固定收益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在3.5%至4%,可以超过CPI涨幅。当然,在通胀预期加大的背景下,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还可能获得更高的收益。

转存增收意义不大

姚女士于9月初刚存入两笔5万元的一年期定期存款,按照调高后的存款利率,10万元存款一年可以有2500元利息,比之前多了250元,因此她选择重新转存。据悉,像姚女士这样的市民还真不少,不少市民为了多收几百元利息选择跑到银行办理转存,甚至有些存款已经距离转存临界点(若存期已超过临界点,转存就不划算)不远了,转存意义非常小。一旦央行两个月之后再度加息,是不是还要继续转存?那么这两个月以及此前的定存利率全部泡汤。再者,尽管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至2.5%,但是和9月份3.6%的CPI相比,实际利率仍是负数。以存款10万元为例,一年后实际上购买力“缩水”了约1100元。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成都汤婆婆400元钱在银行存了33年,可能连本带息只能兑付895元的消息。400元在当年完全是一笔大数目,据银行业内人士透露,到1978年全国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仅为21元。有市民回忆:“1977年,大米价格为1角4分2厘/斤,猪肉价格为7角/斤。如果有票证的话,400元当时可买到大米2816斤,或者571斤猪肉。如果真的像预测那样连本带息只能兑付895元,那么现在的895元能买些什么自不必多说。”

通胀压力日益增大

目前来看,尽管部分经济学家预测4季度CPI增幅会回落,但如果寄希望于CPI大幅回落,多少有些渺茫。澳新银行(中国)的最新研究报告认为,中国的通胀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加速趋势。此外,由于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快速上涨,这也将对中国国内的价格产生一定的上升压力。该行报告认为中国的通胀尚未见顶。澳新银行(中国)此前曾预测中国年内有两次加息,目前仍然维持年内央行再加息一次的预测。华侨银行分析师也认为,10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可能会进一步攀高。而根据该行目前测算,通胀将会在今年未来几个月内维持在3%以上。


理财产品化解困境

愿意去银行办理转存的市民,往往是对资金比较敏感、并且理财风格相对稳健的市民。理财专家建议,考虑到CPI增速居高不下,这部分市民理应转变理财思路,寻找既稳健,又能高于银行储蓄,最好能跑赢CPI的理财产品。

事实上,市场上这类产品并非绝无仅有。据财汇资讯不完全统计,10月来以来,各家银行发行的固定收益性理财产品中,就有22只产品年化收益率超过2.5%,年化收益率超过3%的就有12只。况且,这部分产品中有的是一年期产品,有的半年期产品就可以达到3%以上的年化收益率。最高的中行搏弈BY1010B9M(中银安稳回报)产品(9个月)年化收益率达3.6%,该产品募集资金纳入中行资金池进行统一运作管理,主要投资于在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上流通的国债、央行票据、国开债、进出口行债券和农发债等公开评级在投资级以上的金融产品以及债券回购等金融衍生产品,银行承诺保证收益。理财师表示,尽管这类理财产品的安全性理论上不及银行存款,但是只要中国的金融市场不出现特殊的变化,银行以合同的形式保证的收益,出问题的可能性很小。

当然,需要提醒的是,相比定期存款,固定期限银行理财产品的劣势是一般不能提前赎回,不适合资金流动性要求较强的投资者。至于那些有余钱在手希望等待未来加息后存定期存款的银行客户,那么可以选择T+0(赎回资金当天到账)理财产品作为资金的短期停泊工具,此类产品收益也不差,如上海银行“易精灵”理财产品昨日的年化收益率高达2.0339%,10月7日的年化收益率高达2.5819%,超过1年期存款的利率。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银行
更多>>保险
更多>>中国人寿
更多>>专题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