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似乎是沃尔玛的“黑色之年”。从年初《华尔街日报》撰文披露沃尔玛美国业绩连续七个季度下滑开始,到年中被爆业绩压力引发高管离职潮,加之最近其他媒体报道,今年1到8月,沃尔玛重庆多家分店因销售过期食品、不合格食品、虚假宣传等问题受到当地工商部门8次处罚,平均每个月处罚一回。
国际零售巨头沃尔玛到底怎么了?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沃尔玛屡次出现违规等行为,最有可能是采购环节出现了问题。
管理问题凸显
资料显示,沃尔玛每年在中国的采购额保持以20%的速度增长。沃尔玛刚进入中国时,每个门店没有独立的采购体系,所需商品均由公司采购中心统一进行,再经统一配送中心发往各地门店。
据了解,以前沃尔玛门店必须把采购合同统一报到深圳总部,一般要走一个月的流程,这样导致成本上升,同时各地门店经常出现缺货现象。
去年,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耀昌推动大区建制,在采购方面,沃尔玛深圳总部除了掌管100多个全国供应商外,其他商品的进场权、定价权、促销谈判以及陈列等权力都下放到各大区。
一位零售业业内资深人士认为,采购制度不健全,加上采购人员欠缺自律,会将不合格产品上架,这就造成了以次充好的情况出现。
同样的问题还有备受争议的进场费上。今年初,沃尔玛开始向家乐福学习,提高进场费,部分供应商的进场费翻了数倍,扣点费率提升了10%~20%不等。
中投顾问零售行业研究员杜岩宏认为,目前我国零售企业的进场费普遍较高,正在不断侵蚀供货商的利益,所以供货商在供货阶段,或尽量选择降低成本以获取经营利润,这也是假货、次品较多的深层次原因。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不合格的产品为什么能进场,这其中流程设置是有问题的。陈耀昌接管沃尔玛后对中高层管理者重新进行任命,当初本土化操作思路很好,但是现在看来管理上还是有问题。”
- 2011-09-24重庆沃尔玛“八连罚”罚不出一颗“畏惧的心”
- 2011-09-24沃尔玛被判10倍赔偿 判决已过4月仍未赔付
- 2011-09-23消费者买娃哈哈中奖 沃尔玛称不方便操作拒兑换
- 2011-09-23"沃尔玛东方时代店遭逼宫"续:新业主反诉 庭审延后
- 2011-09-22消费者买娃哈哈中奖 沃尔玛称不方便操作拒绝兑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