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财经频道> 银行 > 正文

光大银行信贷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

2015-09-07 15:08:0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财经频道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如果说2014年光大银行的信贷业务是“腾笼换鸟”的话,那么今年上半年,该行信贷业务的特色应该是“腾笼换鸟”后的“双翼齐飞”。

2015年上半年我国经济继续处在“三期叠加“的关键阶段。总体经济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但产能过剩和资源错配的矛盾依然严重,制度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越来越强。

作为经济的基本细胞,企业兴则经济兴。可以说,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市场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为此,国家及监管部门就银行业做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

顺应这样的背景和趋势,2015年光大银行抓住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重点项目建设和资金市场较为宽松的良好机遇,通过重点打造大资产业务平台,整合信贷、投行、资管、同业、租赁等业务资源,有效满足了企业的资金需求,信贷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

“升腾”之翼:打造大资产业务平台

针对银行业整体资产质量压力加大的趋势,光大银行在2015年公司业务信贷投向政策中明确要求:要坚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趋势,抓住市场机会,确保信贷规模、质量和收益的稳定与提升,千方百计服务实体经济。光大银行公司业务部负责人将其概括为三个支持,即:支持十一大领域重大工程项目,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和政府购买服务领域的金融服务方案;支持养老家政、健康消费、信息消费、旅游休闲消费、绿色消费、住房消费、教育文化体育消费等消费增长点;支持国家三大战略的落实。

在支持国家三大战略落实方面又细化为7个子项,即:支持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围绕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建设以及沿长江经济带的产业集群建设方面,支持长江经济带建设;支持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支持企业参与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工程承包和大型投资项目;支持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项目;支持国家高铁、核电等“走出去”;支持“走出去”企业以境外资产和股权、矿权等权益为抵押获得贷款,提高企业融资能力。

截至6月末,光大银行全行非信贷类大资产业务余额达12884亿元,较年初增长543亿元。针对“三个支持”,投向基础设施、城镇化建设、建筑三大行业新增表内外授信449亿元,占整体新增表内外授信规模的71%,结构调整成果显著。

“滑翔”之翼:继续大力化解产能过剩

受益于“腾笼换鸟”的信贷管理政策,2014年末光大银行在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造船5个产能过剩行业的授信余额较年初下降了472亿元,压缩幅度达26%,5个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占对公全部贷款比重较年初下降了4个百分点,信贷结构优化明显。

步入2015年,光大银行继续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保有压、分类管理、防范风险”的原则,对九大产能过剩行业客户及贸易类客户进行了全面摸底排查,通过降低行业授信集中度和行业限额管理等方式,确保了对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结构优化和总量控制。同时加大了大宗商品批发贸易领域授信的压降力度;适时对房地产开发贷款、经营性物业抵押贷款、汽车经销商贷款等领域的授信政策进行动态调整。截至6月末,九大产能过剩行业授信余额合计再次压缩33亿元,大宗商品批发贸易领域累计压缩授信171亿元,各行业授信限额均低于限额目标,风险敞口进一步缩小。

同时,在信用风险防控方面。光大银行重点加强了对不良贷款的重组和对重组企业的跟踪力度,展开对授信批复落实的重检,持续推进风险个案的化解督导,组织了大额授信业务风险排查和2014年以来对公新增客户的风险排查;对存量不良贷款加大了清收处置力度,稳妥推进不良贷款处置方式创新。

“双翼齐飞”借“东风” 迈向更有内涵的发展

2010年8月光大银行A股上市后,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提出了“更有内涵的发展”这一要求,并具体到十个方面:更有效益的发展、更有安全保障的发展、更有后劲的发展、更有创新能力的发展、更有前瞻性的发展、更有凝聚力的发展、更协调的发展、更有品味的发展、更有社会责任的发展、更有员工幸福感的发展。如今,光大银行在调结构、转方式上取得了积极成效。借用唐双宁的话就是:“顺”了。

“2015年下半年,光大银行必须继续加大重大项目储备和投放,积极支持小微和三农,服务实体经济和民生,乘着集团进入《财富》500强的东风,推进更有内涵发展。”光大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银行
更多>>保险
更多>>中国人寿
更多>>专题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