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财经频道> 福建财经新闻 > 正文

闽清县探索教育扶贫新方式 给予贫困生课外家式关怀

2018-08-01 08:50:23 卞军凯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闽清县探索教育扶贫新方式,通过结对帮扶,给予370名贫困生校外全方位的关爱——

“540.5分,我被闽清一中录取了!”最近,闽清县三溪镇中学初三毕业生许惠妹百感交集,她说,“之前,家里出现重大变故,心理压力很大,现在能考进县里最好的高中,离不开老师们课内课外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帮助。”

对许惠妹的全方位帮扶,源自闽清县从2016年9月启动的教育扶贫新方式——课外家式关怀。闽清县教育局副局长毛起谈说,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教育部门经过详细核对,确认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在本地就读的学生有370人。由于父母整日忙于生计或培养意识不够等原因,这些孩子在学业上获得的家庭帮助比较少、成长道路上得到的引导很匮乏,有的甚至早早辍学,很难改变家庭的贫困面貌。

为了通过教育斩断贫困“基因”的代际传递,闽清县教育局谋划对370名贫困学子在校园之外同样给予关怀。“致富发家可以等一两年,孩子的教育一天也不能等。错过了‘教育季节’,就错过了孩子的最佳成长时机。”毛起谈说,课外家式关怀瞄准贫困学生的教育短板,针对性强,很快就在全县各学校实施。

谁来关怀?各学校精心筛选善于做学生思想工作、能够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型”教师,与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结对帮扶,让370名贫困学生都有了“一对一”的帮扶老师,并建立起家人般的亲密关系。

如何关怀?健全“每周一谈心,每月一家访,每考一分析,逢节都问候”工作制度,完善“学校、学生、家庭三方连桥”机制,全面做好学习跟踪辅导、行为养成规范、生活困难排解等工作,从以前单纯资金帮助的物质层面,提升到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思想品行养成、家庭生活信心提高的精神层面。

怎么保证效果?通过实施教师志愿者行动,闽清县每个学校都组织起党员志愿者、教师志愿者队伍,配合与贫困学生结对的教师,根据需要给予贫困学生学科辅导、家庭解困、资金扶助等支持,以团队的力量增强课外家式关怀的力度。

此外,闽清还设立由各学校校长组成的课外家式关怀微信群,作为工作平台,负责对全县各学校关怀行动的指挥、监督、沟通、协调。典型经验也通过这一平台互相传递,让全县各学校的关怀行动同步推进、同步见效,最大范围覆盖贫困学子。

许惠妹的成长经历,是课外家式关怀成效的例证。三年前,她刚刚步入初中,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因体弱多病无法干重活,家庭变故让她心理压力很大。为了帮助她正确面对压力、健康学习成长,三溪镇初级中学按照课外家式关怀工作机制,针对她理科学习较吃力的问题,安排物理老师许为闽作为“一对一”帮扶教师,其他科目的老师也组成志愿者队伍共同给她帮助;学校领导经常家访,了解具体困难后及时给予帮助……有了这些关怀,许惠妹不仅学习成绩更加突出,而且全面发展,先后获得闽清县三好学生、福州市三好学生等荣誉。

以许惠妹为代表,很多贫困学子从课外家式关怀中收获了以往缺少的关爱。毛起谈说,关怀行动实施以来,贫困生成为“学困生”的比例大幅降低,很多贫困生变成励志生、优秀生,初中生考入闽清一中、高中生考入重点高校的例子不断涌现,贫困家庭的家长对子女教育也更加重视、对结对教师的工作积极配合,学校、家庭共同培养学生成才的意识得以确立。

目前,课外家式关怀在闽清县逐渐成为教育扶贫长效机制,下一步,还将通过凝聚社会力量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对贫困学生的关怀力度。闽清县教育局资助中心负责人表示,在助学助困方面,除了政府的政策性财政资金,全县已有桔林、东桥、省璜等乡镇和神州建筑集团、九鼎建筑集团等企业,累计建立起十多个奖学助困基金会,基本覆盖全县每位贫困生。同时,还通过家长志愿者、乡村老人会、乡镇老教师退休协会等团体,协助学校对贫困生给予精神关爱,让关怀行动的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我没读过什么书,连小学作业都没法辅导。这两年,孩子成绩越来越好,得感谢结对老师的帮助。”省璜镇中心小学学生邱雪也是课外家式关怀的受益者,邱雪的妈妈说,两年来,在结对老师和学校的悉心关怀帮助下,女儿的成绩跻身班级前茅,培养孩子读书成才的愿望愈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