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财经频道> 财经资讯 > 正文

2018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报告:中国消费金融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万亿蓝海待爆发

2019-01-18 17:30:1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余华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期收入已无法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消费金融行业随之迎来前所未有的增长。1月18日,由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主办的“新经济形势下,消费金融行业发展之路”第四届中国消费金融高层论坛在京举行。与此同时,《2018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下称,报告)正式发布,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普惠金融服务水平持续提高,成熟的商业模式正在引领行业快速发展。在当前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式下,作为主力军的持牌公司通过提高整体消费水平,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据悉,此次报告调研涵盖了全国30个省区的109个城市,其中包含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部分三线、四线城市,调研涉及获批的金融公司、银行、其他金融机构、网贷代理平台等50家各种类型的消费信贷提供商共计1169份样本。

本次论坛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经济领域学者、消费金融企业等行业专家大力支持,企业高层代表、清华大学知名经济学专家、专业媒体等共同就新经济形势下,消费金融发展之路、如何达到消费金融企业创新与开展业务合规相统一、如何拓展消费金融公司融资途径以及加强内部风险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消费成经济增长驱动力

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以往三驾马车主要依靠投资,而现在则转向消费驱动。从核算角度看,2018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78%,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个百分点。

除消费不断增长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正在不断改变。80、90后已逐渐成为主要消费人群,与传统消费群体不同,新兴消费群体的消费观念更加超前,价格已不再是决定消费的唯一因素,借贷观念更易被接受;此外,受消费升级影响,三、四线等小镇城市消费人群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在此背景下,当期现金已无法满足人们消费需求,而传统借贷业务又格外看重资产。消费金融公司凭借审核快、授信灵活等特点满足了消费者的即时与潜在需求。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短期消费贷款已由2004年的1253亿元增长至2018年9月的8.23万亿元,增长近66倍,而同期中长期消费贷款仅增长15倍。

报告显示,仅消费金融部分,规模已由2010年1月的6798亿元攀升至2018年10月的8.45万亿元,占境内贷款比重由1.7%上升至6.3%。但我们注意到,对比国际来看,国内消费金融产业2015年消费信贷(除房贷以外)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仅为20%,低于韩国的41%和美国的28%,所以相对意义上中国消费金融发展滞后发达国家较多,仍有广阔发展空间。

随着中国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消费者升级换代的欲望非常强烈,消费正从量向质、有形商品向服务层面转变,居民消费选项也因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大大拓展,而消费金融由于无抵押、小金额和普惠性等特征覆盖到传统金融所不能触及的潜在消费市场,以不同场景和消费业态为内容,消费金融产品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消费者,使消费真正成为新常态后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从G20峰会发布的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和清华大学CCWE指标体系评估对比结果来看,消费金融公司作为发展普惠金融的中坚力量在市场上的表现越来越明显。特别是排名前列的捷信、中银及兴业等金融公司,近些年通过大力分布网点、发展场景式消费贷款及开发样式多、线上线下全覆盖、申请灵活的消费金融产品,满足了传统金融机构所覆盖不到的领域。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表示,未来中国消费金融行业发展前景很好,2019年的关键字是“变”,消费金融相关政策已经出现了本质性的、方向性的调整。随着中国消费对经济的贡献度增加、消费贷款在贷款总规模盘子中比重增加、消费贷款中房贷、车贷等中长期贷款比重降低,消费金融公司可以凭借其自身优势大力拓展与商业银行错位发展的无抵押、无担保消费贷款,使无抵押、无担保消费贷款在整体消费贷款中比例大幅上升,消费金融公司将迎来万亿蓝海市场。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