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财经频道> 福建财经新闻 > 正文

共享单车挥别数量博弈时代 动态管理实现标本兼治

2019-02-11 11:03:05 林侃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余华锦  

既要承受经济规则的压力,又要承担社会责任的压力,政府调控正倒逼共享单车企业从资本博弈逐步走向运营管理博弈,公私合作治理初露端倪

共享单车挥别数量博弈时代

东南网2月1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侃)

为抑制共享单车数量的无序增长,2017年8月起,国内众多一二线城市开始对共享单车实施总量控制。近期,记者从一些共享单车企业获得的数据显示,在启动管控措施的城市,共享单车的潮汐点淤积量普遍减少三成以上。不少市民也认为,街头单车乱停乱放、影响通行秩序等问题都有所改善。业内人士表示,政府调控正倒逼共享单车企业间的竞争从数量博弈升级为服务比拼。

抑制野蛮生长

“共享单车确实方便了大家的出行,但数量过多导致的问题也很让人头疼。”福州辅警老陈说,最糟糕的时候,扎堆的单车侵占了非机动车道,影响出行,还有安全隐患。

过去两年多,共享单车经历了野蛮生长。

早期的粗放式投放在解决城市最后一公里出行痛点的同时,也导致共享单车过剩,影响了交通秩序和城市形象。福州市城管委透露,最高峰时,福州市六七家共享单车企业并存,总投放量达35万辆,远超15万辆的市场需求。

正因此,不少城市开始实行总量控制。

早在2017年11月,福州市城管部门就禁止新车投放。去年5月,福州市划定了第一批共享单车禁停区,要求共享单车企业进行“电子围栏”试点,并在主要道路推广。此后,福州市交通委公布了共享单车减量调控方案,要求鼓楼、台江、仓山、晋安和马尾等五城区共享单车投放总量控制在12万辆至15万辆。去年6月1日起,福州市城管委还对共享单车企业分配份额内的共享单车进行标识登记,未经登记“身份编码”不得投放使用。

据称,福州城区的共享单车数量已被稳定控制在15万辆之内。

在厦门,有关部门去年初出台的《关于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的若干意见》,确定2018年厦门共享单车投放总量为15万辆。厦门市主要从企业主体认定、技术手段、线下运维能力、企业管理诚信等四方面进行考核评分,以此确定投放份额。考核后,全市的单车总量已经由巅峰时期的近45万辆减少到15万辆。

在国内的其他城市,“禁投令”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广州,截至去年9月“禁投令”满一年,共享单车减少约40万辆;深圳共享单车总量也由89万辆减少至60余万辆。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与轨道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洪洋表示,共享单车行业相对平稳的发展局面,背后是相关企业在野蛮生长后的反思与自律,更得益于监管部门站在公众利益和长远考量的视角进行的规范。

倒逼精细化运营

业内人士认为,实行总量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倒逼共享单车企业改善服务水平,加速优胜劣汰。

去年4月公布2018年厦门共享单车企业考核结果以来,考核靠前的摩拜单车更加强调精细化运营。如今,摩拜在厦门市湖里区的车辆淤积情况下降了40%,人力、物力、运力得到了更好调度。随之而来的是城市交通要道的出行效率同步提升。以1公里内骑行速度进行对比,厦门等地的摩拜用户骑行速度同比至少提升26%。

青桔单车福州市场有关负责人表示,企业通过实行网格化管理,运用大数据、电子围栏等各种先进技术来保证车辆有效有序合理投放。据介绍,青桔单车建立了“车辆智能调度管理平台”,搭建了成熟的线下运维团队。调度平台可根据车辆定位数据,指派线下运维团队,及时、高效地解决车辆冷热区调度、淤积及规范停放问题。以福州为例,通过精细化运营方式,青桔单车清理车辆淤积的效率提升了50%。

福州还在全国率先探索政企合作的共享单车管理新模式。去年8月初起,福州市委托第三方企业统一维护管理共享单车。在福州市城管委牵头下,福州市场的摩拜、青桔、哈啰出行等共享单车企业出资,委托第三方企业精武特卫福建保安公司做好路面共享单车的摆放与清洁。

省外其他城市也有可资借鉴的经验。如,南京作为全国首个实行总量控制加牌照管理的城市,从去年起持续对共享单车企业经营服务进行评价考核,市民满意度是特有指标之一。实施后,去年第一、第二季度考核对比,南京市民对共享单车管理、服务等的满意度从69%提升至72%。

业内人士认为,总量控制推动共享单车企业更加注重精细化运营和全生命周期管理。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中国共享单车发展现状专题研究报告》认为,要为单车的投放、停放、运行和维护建立更完备的工作流程与系统;需要不断开展服务优化,改善用户体验,提供诸如安全提醒、导航指引、天气预报等人性化服务,从产品层面上升到人文关怀层面。

动态管理实现标本兼治

虽然成效显著,但业内普遍认为,要客观看待以减量为目标的容量管控。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唐杰认为,共享单车兼具商业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属性,使得企业既要承受经济规则的压力,又要承担社会责任的压力,在发展初期难免出现过度竞争和资源大量浪费的情况。而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依赖高效市场运作与政府制定行业规制相结合的公私合作治理模式,在控制总体数量的同时,结合地方各企业定期考核和评价,动态调控各个企业的投放数量和节奏,确保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政府一方面要设置合理的进入和退出门槛,变容量管理为配额管理,包括对综合评估优秀的企业给予奖励,给予更多配额;让技术标准、运营管理和资金安全不符合规范的企业退出市场;在总量合理的基础上允许达到标准的新企业进入。二是加强公共物品使用的公众舆论引导,通过出台地方性法规,将共享单车使用纳入信用体系建设等手段,明确使用规范、使用风险、个人责任等。”唐杰说。

事实上,从总量控制在一二线城市的实施情况来看,政府的管理手段并非不少人担心的“一刀切”。

摩拜方面表示,其已先后在厦门、深圳、上海进行车辆置换,解决因禁投所带来的用户用车不便和骑行体验问题。青桔单车也先后进入福州、厦门市海沧区等地,在骑行体验、产品设计等方面获得了市民良好的口碑。同时,政府也在不断尝试从体制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为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北京、深圳、厦门等城市正积极建设专用自行车道;深圳、上海等城市在推动共享单车行业立法;成都、南京等更多城市正在不断修改完善行业考核评价办法、准入与退出机制。

从2016年底,共享单车风靡全国一二线城市,数十家企业一拥而入,到目前,市场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随着摩拜的“美团化”,哈啰出行获巨额融资,以及滴滴旗下青桔的强势竞逐市场,市场已趋于理性,且存活的企业大都有巨头加持。业内人士认为,未来,这一行业的格局已从资本博弈逐步走向运营管理博弈,企业与政府部门推进共治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所长鲁春丛表示,共享单车正在进入提质换挡的关键期。一方面,要推动共享单车共建共治。特别是地方政府治理成本如何分摊的问题,需要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在城市公共管理的各项职能之间进行综合考虑。另一方面,企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数字化监管。据了解,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地的政府都在积极推动监管平台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