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财经频道 > 保险 > 正文

平安人寿福建分公司:莫信天上掉馅饼,守住您的钱袋子

2022-09-26 17:52:29  来源:平安人寿福建分公司  责任编辑:林华黎  

案例:

李某某、全某等人在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的情况下,开设“夕阳红”公寓,通过召开推介会,在菜场、超市、广场等公共场所散发传单,吸引老年人群体。其主要手法为组织老年人参观“夕阳红”公寓,邀请老年人参与聚餐和养生讲座,并诱之以高利或高额回报,吸引老年人签订“入住合同”,收取“入住保证金”,从而变相非法集资。同时,还虚假承诺投资1万元达半年以上,可以得到400元至800元不等的红包,养老公寓建成后投资人可以优惠入住等等。

然而其所获资金投入到养老等公益性事项及其他生产经营上的人力、物力、资金比例极小。经公安司法机关鉴定,李某某、全某涉嫌非法集资,集资诈骗金额为9亿元,给老年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

教您识破养老诈骗常见“套路”

1、以投资虚假养老项目为借口进行非法集资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通过鼓动老年人投资养老保险项目、投资开办养老院、购买养老公寓、入股养生基地、售后定期返利、高额分红等方式,诱骗老年人参与非法集资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温馨提醒:对购买养老公寓、入股养生基地等大额投资项目,要多与子女沟通,还要向民政、工商、房管、国土等有关部门了解项目是否真实存在。

2、提供虚假养老服务骗取钱财。

利用上门照料、机构托管、提供床位等形式,通过诱骗中老年人签订合同、缴纳会费、购买养老床位、预交养老服务费用等手段,非法占有他人钱财。

温馨提醒:老年人平时要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提示标语,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段,提高警惕。子女要多与家中的老年人交流、沟通。

3、销售虚假养老产品骗取钱财。

通过提供免费旅游观光、情感陪护、虚假宣传等手段,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会议营销、养生讲座等方式,诱骗中老年人购买价格虚高的保健品或者假冒伪劣产品。

温馨提醒:从正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常识,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寻医问诊,到正规的商场购买产品。不要轻信所谓偏方、特效药,以防陷入“药托”骗局。

4、虚假宣称以房养老诱骗贷款、抵押

通过养老形式讲解和推介,诱骗老年人形成房屋产权“倒按揭”消费理念,非法签订房产抵押担保的借贷合同,诱骗中老年人将抵押房屋获得的资金购买其推介的所谓理财产品。

温馨提醒:要时刻提醒自己,"房子是一辈子的积蓄,那才是实实在在的保障"。


更多》产业经济

从Labubu爆火看中国原创IP出海新机遇

一个名为“Labubu(拉布布)”的小精灵,以其独特的兔耳、尖牙、“丑萌”的表情,在全球范 …[详细]

更多》专题聚焦

立足当地 特色经营

福建海峡银行成立于1996年12月,是一家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海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