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财经频道 > 福建财经新闻 > 正文

以标准化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2023-10-17 18:13:17 黄琳斌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林华黎  

近日,国家标准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城市标准化行动方案》,提出充分发挥标准化对城市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到2027年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

无规矩不成方圆。作为支撑经济社会活动的技术基础,标准意味着规范、质量和水平。有了可以对照的客观标准,谋划工作才有正确方向,推进工作才有明确目标,考核工作才有准确度量衡,从而降低工作的主观随意性,避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因此,推进城市标准化建设,可以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更新水平,更好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为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提供有力支撑,保障城市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举例来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现“民生七有”——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那么,如何判定是否实现了这个目标?这就需要各地根据自身情况,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公众认可、可操作性强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比如,一个城市只有做到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多少个百分点,每百位老人拥有多少张公办的养老床位,社区长者食堂覆盖率达到什么比例等,才能称之为“实现老有所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实现“新七有”,即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那么“老有颐养”的具体标准是什么?如何体现与“老有所养”的区别?这就需要相关地方和部门认真研究、积极探索,持续深化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为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的品质和效率提供有力支撑。

推进城市标准化建设还应注意“软硬兼施”,硬件和软件要同等重视,不可有所偏废。有的地方在建设智慧城市时片面追求硬件装备,而不重视建立健全数据分析、智慧计算、智慧运行等制度“软件”,导致硬件采集到的大量数据停留在大屏幕展示的初始阶段,难以充分在城市管理、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这就提醒我们,在制定智慧城市建设标准时,要注意防止和克服这个问题,避免智慧城市华而不实。

标准化在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引领性作用。我们要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特别是对改善城市公共服务、优化城市品质、提高城市治理水平的新期待,树立系统思维,因地制宜在各领域制订、完善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努力建成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市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做好贯彻实施工作,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