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财经频道 > 财经时评 > 正文

创造中华文明新辉煌

2024-03-21 17:38:52 原 洋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林华黎  

这两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所在代表团审议时,都十分关注文化话题。从去年提出人文经济学的重大命题,到今年要求博物馆建设“更完善、更成体系”,一以贯之的是对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高度重视。

步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将文化自信视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特别是创造性地提出“两个结合”,贯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党的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达到新高度。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世界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

文化润物细无声,能够融入经济力量、社会力量,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眼下,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红火繁荣,国货“潮品”、文博、文旅、“新中式”等备受热捧。一个个文化意蕴鲜明的消费新增长点,正是经济与文化同频同向发展、相互成就的生动表达。文化为经济发展增添动力与活力,日趋丰富的产品供给也激发起广大群众对文化发展的深层次需求。

从更宽广的视野来看,文化思想这把“钥匙”的意义在于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推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大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个突出成果,就是在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成为继续走向成功的最大法宝。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气象血脉融通,新时代治国理政有了更加坚实的文化根基。

坚定走好自己的道路,屡遭忧患却经久不衰的中华文明是我们的强大底气。时至今日,舆论场上仍不时有唱衰中国、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论调。“两个结合”的贡献,正是破除了西方中心论的迷思,充分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的时代价值。“知所从来”的定力,让我们不必盲从教条、照搬外国理论,而是努力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克服前进路上的艰险,历经苦难仍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给我们以奋进的力量。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培育发展的中华文化,独具特色、博大精深,是整个民族的根和魂。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有了这种精神力量的指引,我们就能在涉险滩、爬陡坡时奋发进取,攻克强国路上一个又一个难关。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文化建设重任在肩,唯有守正创新,尊古而不泥古,开放包容,融合而不封闭,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方能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旧邦新命提供更加丰厚的滋养,创造中华文明新辉煌。(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原 洋)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