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财经频道 > 财经要闻 > 正文

年内A股回购方案涉及金额创新高 大手笔注销式回购频现

2024-10-08 17:23:04 李雯珊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林华黎  

本报记者 李雯珊

见习记者 刘晓一

今年以来,在政策支持下,上市公司回购“热度”持续升温。截至10月7日发稿,据Wind数据统计,剔除股权激励注销、盈利补偿等定向回购情形,年内A股市场已有1321家上市公司对外发布回购方案,较去年同期增长超两倍,回购数量和金额均创历史新高。

监管方面也多措并举,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9月24日,中国证监会就《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指引》要求上市公司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基础,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并结合实际情况依法合规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现金分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披露、股份回购等方式,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提升。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7日发稿,A股市场共有1321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计划,较上年同期的424家增加897家;回购金额合计1917.93亿元,同比增加约1036.15亿元。

整体来看,年内发布的回购计划中,市值管理与注销式回购比例明显增多,单个公司多次回购的案例也接连涌现。和邦生物、尚品宅配、药明康德、若羽臣等93家公司披露了两期以上的回购计划,持续回报投资者。

分行业来看,生物医药、电子、机械装备行业是回购主力军,均有超140家企业发布回购计划。

“生物医药行业具有高增长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同时也面临着研发周期长、投入大等风险。通过回购股份,相关企业可以向市场传递出积极信号,增强投资者信心,同时也有助于优化股本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表示。

那么,上市公司的回购如何平稳有序推进?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建议:“一是需确保回购资金的来源合法合规,避免因资金问题引发财务风险;二是合理确定回购价格和数量,避免过高的回购价格导致公司资金压力过大,或者过低的回购数量无法达到稳定股价的效果;三是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避免因违规行为受到处罚。”

股份回购是上市公司维护公司价值、回报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的重要工具。《指引》提出,董事会应明确股份回购的机制安排,鼓励上市公司将回购股份依法注销;鼓励有条件的上市公司根据回购计划安排,做好前期资金规划和储备。

今年以来,行业龙头公司频频发布大手笔注销式回购计划。多位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回购显示出其对自身稳健经营和长期发展的信心,也表明对行业发展态势的看好。

“注销式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回购自身股份后,将回购的股份进行注销,从而减少公司的股本总额。”郭涛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种回购方式可以提高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股东回报。

日前,贵州茅台发布上市23年以来首份回购计划,拟斥资30亿元至6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1795.78元/股。贵州茅台表示,此次回购主要系为维护上市公司及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增强投资信心。在保证公司正常经营和长期发展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根据相关规定,贵州茅台拟以自有资金实施股份回购计划,回购股份将用于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工业富联也于9月24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2亿元至3亿元回购公司股份。对于回购目的,公司表示,是基于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及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维护广大股东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

此外,药明康德、顺丰控股、温氏股份等共计25家行业龙头企业也抛出超10亿元的回购计划。对于A股频现行业龙头大手笔注销式回购,郭涛表示:“一方面,行业龙头回购行为可以增加市场的活跃度和流动性,吸引更多资金流入;另一方面,行业龙头领衔回购也有望对行业内其他公司产生示范效应,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