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啃老族”,许多人脑海中会浮现出早年的网络流行词,然而作为一项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啃老现象并未随着经济发展而消失,反而呈现出许多新变化。媒体日前调查发现,在部分农村地区,中青年人出现啃老现象。有的工作数年,仍需家里老人贴补;有的为了结婚成家,婚前婚后都让老人“大力支持”;有的婚后子女管不了,还要靠老人给抚养费。 啃老的危害性显而易见。对于父母而言,子女啃老加重了其经济负担、不利于维系和谐的家庭关系;对于子女而言,也会滋生依赖心理,不利于青年成长、自食其力;对于社会而言,啃老之风消解了个人奋斗的意义,影响劳动力再生产。 传统定义中的啃老群体以城市青年为主。2006年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城市青年约有30%完全以啃老为生计,65%的城市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啃老现象。2011年有研究指出,非农业户籍青年比农业户籍青年的啃老发生比高63.2%。调查中提出“农村啃老”的概念,是否意味着啃老的成因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其实不然。单从典型案例来看,有人是进城打工后仍需父母贴补;有人是为了购置城市房产、偿还房贷而“被迫啃老”;还有人离开校园后在家备考,其目标也是为了通过读研或是考编在城市立足……不难看出,许多农村啃老问题其实是农村青年“市民化”过程中遇到的负反馈,解决之道在于将城乡发展统筹起来考虑,为城市梦提供更多助力。 与此同时,有关啃老也出现了新的争议。比如,网友们调侃“有出息在城里奋斗啃一套房子,没出息在家里躺平添一双筷子”,父母为子女的未来着想,究竟是“纵容啃老”还是“合理投资”?比如,有人乐于做“全职子女”,也有父母希望孩子“别走太远,留在自己身边”,这种爱与补偿的交换,是否又应归入啃老的范畴?再比如,继承与啃老之间又该划出怎样的边界?厘清相关问题,须摒弃偏见,客观剖析成因。 从实质出发,无论是子女啃老还是父母帮助,都是家庭内部代际交换的模式,意在帮助后代适应社会,实现家庭利益最大化。因此,多数人更愿意将啃老视作奋斗的对立面,认为应该提倡奋斗,遵循孝道,激励青年力量。可是,脱离青年处境谈奋斗无疑是空中楼阁,今年两会上有政协委员提到“批评青年人啃老,何尝不是社会为他们做的事情不太够”,就引发了许多青年共鸣。 从源头解决啃老难题,需要青年与社会双向奔赴。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青年打开就业新天地;持续引导降低农村婚姻综合成本,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减轻青年婚育压力;解决好青年住房问题,让他们能够在城市中安居乐业……青年也应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秉持更多积极预期——感恩父母付出、社会支持;相信白手起家、勤劳致富;铭记患难与共、情比“金”坚。 (责任编辑:年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