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职业前景好?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日前发布的《2024年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薪酬状况报告(三季度)》显示,三季度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等职业的月薪中位值均超万元。薪资可观的新职业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所谓新职业,并非新出现或新创设的职业,而是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未收录、但已有一定规模从业人员且具有相对独立成熟的专业和技能要求的职业。近年来更新发布的众多新职业,不少与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技术紧密相关,凸显了数字职业、绿色职业的标签,折射出正在崛起的新行业新业态。 积极挖掘培育新的职业序列,及时发布新职业,是对新行业新业态达到一定规模后的有效引导,也是对相关领域从业者专业能力的认可。比如,《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职业主播数量已达1508万人,几乎每百人中就有一位职业网络主播,其“带货”的专业能力不可小觑。又如,2020年被纳入新职业的人工智能训练师,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今年9月份出台的《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提出,建立完善国家资历框架,推动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学历双向比照认定,推进“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证书”制度实施,积极挖掘培育新的职业序列,及时发布新职业。将越来越多反映新技术、新趋势、新需求的职业纳为新职业,为相关行业与业态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撑,也让从业者增强了社会认同度与职业自豪感,进一步明确了职业路径,提升了成长空间。 与新行业新业态相伴而生的新职业,有着巨大发展前景,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不少院校在面向新职业的专业设置和就业指导方面反应迟缓、水平不足,有些针对新职业的技能要求与规范化标准更新相对滞后,造成相关人才长期紧缺。比如,早在2019年,无人机驾驶员就被纳入新职业,随着技术与低空经济快速发展,该职业的含金量与需求量持续提升。 未来,应多方面施策,让更多新职业的创新创造活力竞相涌流。 长远规划,让新职业培育更精准。有关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须向新而行,与时俱进完善教学与实践新模式,精准把握市场导向、就业导向,培养更多专业性强的新职业人才。在加强专业建设、开展校企合作的同时,深入研究新职业标准体系和岗位供需情况,开设更多面向企业实际需求的定向培养项目,以长远规划推进新职业人才培育工作迈向更高质量。 畅通信息,让新职业供需更匹配。有针对性地建设更多新职业人才自我推介、展示能力的专业化平台,发挥各方资源优势打通信息壁垒,依托新技术和新平台为企业广纳贤才提供便利。比如,某互联网企业打造“快聘”招聘平台,带动各类企业通过直播招聘师这一新工种促进就业信息流通,吸引了众多新职业求职者与企业“双向奔赴”。 加强保障,让新职业发展更踏实。及时完善新职业标准体系和评价制度,是人才成长的保障和风向。尤其对于一些工作模式较为灵活的新职业群体,存在能力参差不齐、岗位流动性强等情况。为此,要不断健全职业标准体系,加强技能指导和维权服务,保障公平、高效、和谐的就业环境。(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覃皓珺) (责任编辑:武晓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