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前沿技术,也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全国多地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布局新举措。从内容上看,不少地方将拓展应用场景作为关键内容安排。比如,苏州市发布了《苏州市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制造业”的若干措施》。此前,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印发的《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方案》提出,深化全域全时全场景应用,打造场景应用先锋。 场景应用是人工智能的生命线。没有场景应用以及场景应用的持续更新,人工智能发展就没有发力点、落脚点,就缺乏生命力。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融合并带动产业发展最重要的体现就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实体经济中不断丰富的场景应用。一个新的应用场景,可能引发产业跃迁,也可能催生一个新的产业。“人工智能+”最终要通过不同的场景应用来体现。正是由于一个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场景应用不断诞生,实体经济的智能化水平才得到持续提升,从而让生产生活更便捷。 近年来,随着数实融合深入推进,我国在人工智能场景应用上取得了巨大成效。2022年8月份,科技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直接推动了人工智能在实体经济各个方面场景应用的快速涌现。网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按照《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有序开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工作,截至今年4月份,已有117个大模型完成这项工作。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过4500家,核心产业规模已接近6000亿元人民币,产业链覆盖芯片、算法、数据、平台、应用等上下游关键环节。 市场是丰富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的驱动力量。置身于生产生活一线的生产者、消费者对需要什么样的场景应用有最直观的感受和最敏感的体验。很多成熟的企业往往善于捕捉需求的变化并及时满足这些需求。利用市场机制,让供需两端不断互动,新的应用场景就会不断出现。因此,丰富人工智能场景应用,最重要的是依靠市场力量,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政府作为数实融合的推动者,要鼓励支持企业围绕实体经济智能化需求,大胆探索场景应用,少一点“不可以”,多一点“试试看”。积极搭建供需双方交流互动的平台,降低交易成本,让市场在驱动场景应用中少一点“摩擦力”,多一点“润滑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更多动力,也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相信接下来,借助政策的东风,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必然越来越丰富。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乔瑞庆 中国经济网供稿) (责任编辑:年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