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财经频道 > 财经要闻 > 正文

新春外贸动能澎湃活力足

2025-02-07 17:50:11 张文豪 刘以晴 李亚楠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林华黎  

外贸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

春节假期后,各地铆足干劲,努力实现外贸“开门红”。中原大地,企业车间,一条条产线开足马力赶制订单;东北沃土,产业园区,一家家跨境电商企业生意红火;西北边陲,铁路口岸,一趟趟中欧班列往来穿梭……

外贸韧性不断增强,贸易结构持续优化,正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编 者

河南洛阳——

外贸订单生产热

“倒车,请注意。”2月6日,河南洛阳偃师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五羊三轮摩托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响起熟悉的语音提示。车间工人梁云在调试新下线的三轮摩托车,按下切换按钮,这一次提示音变成了外语。

“这批是来自坦桑尼亚的订单,要赶在月底前生产1500辆。近年来,非洲客户对产品的货运需求很大,我们为当地市场量身定制,生产的都是尺寸大、更耐用的油动车型。”企业外贸部负责人牛雷东说,为了按时交付,企业大年初三便复工了。

“这些年,车间经常能看到来实地参观的外国客户,俺也挣起了老外的钱。”梁云说,“这批订单月底生产完后,将装箱通过铁路运往青岛港,之后海运发往坦桑尼亚。”

三轮摩托车俗称“三蹦子”。近年来,凭借实惠的价格、便捷的性能,洛阳产的“三蹦子”走红海外。

2024年,偃师区三轮摩托车整车出口超7万辆,零部件出口2000万件,出口额达6430万美元,同比增长33%。据介绍,今年偃师区的三轮摩托车行业生产火热,整个行业基本在大年初五就已复工。

“全国每生产3辆三轮摩托车,便有1辆是偃师制造。”偃师区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局长吉向辉说,这得益于完备的产业链条,“我们打造了‘15分钟产业链’,即整车生产调集所有零部件,只要15分钟。”目前,偃师区共有三轮摩托车整车生产企业15家,零部件生产企业200余家。

牛雷东介绍,近年来,海外客户的需求在提高,除了传统的比价格、看质量,还得拼科技、比设计。依托产业链优势,企业根据海外不同市场需要,研发推出载货三轮车、旅行篷车以及环卫、应急等专用车型,加装手机支架、手机充电接口也已成为“标配”。

2024年,偃师区发布三轮摩托车产业发展惠企方案,在税收减免、市场准入、品牌保护、对接海外市场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推动三轮摩托车产业健康发展。“我们还支持企业建设海外生产线,实现中转仓和直营店的海外布局,推动品牌出海。”吉向辉说。

据介绍,在稳外贸方面,河南今年将实施“千企百展”拓市场行动、外贸主体培育行动,组织企业参加50个全球重点展会,力争新签订单200亿元。

吉林珲春——

跨境电商生意火

2月6日,吉林珲春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物流分拨中心内,工作人员正忙着将货品进行分拣、装箱、打包。电子产品、日用百货、特色美食……种类丰富的货品,最快只要十几分钟,便可以被运送到珲春口岸,出口海外。

在产业园另一端,珲春易贸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闫禹辰的手机响个不停。“我们在多家海外电商平台开设店铺,只要有顾客下单商品,立马就能收到提示。”闫禹辰说。

从事跨境商贸多年的闫禹辰,在2023年回乡入驻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成立商贸企业,主销电子产品,并在国外电商平台注册开店。

产业园内一家进口产品馆里,负责人张建介绍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张建与园区内几家企业建立合作,打通进货渠道,如今他的店铺里销售着来自6个国家的几千种产品,“将来,咱也试着开直播、做电商。”

销售渠道更多,物流也更快。“早些时候,快递从珲春运到莫斯科需要一周甚至更长时间,而现在只要三四天。”闫禹辰说,仅今年春节假期,企业销售额便在百万元左右,保持平稳增长。

近年来,珲春依托区位优势,先后建成珲春市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跨境电商监管中心、物流分拨中心等,着力打造“买全球、卖全球、通全球”的跨境电商综合体。

有了好区位,还要有好政策。2019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中国(珲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随后,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开通跨境电商包裹国际公路运输业务,业务延伸至欧洲多国;2024年,“1210”保税出口业务开通,海外货物可先施行入区退税……

“时间就是效益。”珲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队长关宇介绍,检查站在珲春公路口岸实行“7天×10小时”通关制度,积极推行生鲜及重车错峰通关,使相关产品能够随到随验、快速通关。

截至目前,珲春市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已有200余家电商、贸易和物流企业入驻,园区入驻率达90%以上。2018年至今,珲春市跨境电商年贸易额增长超百倍。2024年,珲春市跨境电商年贸易额完成66.5亿元,同比增长30.9%。

下午5点,暮色四合。闫禹辰驱车回家,给记者指了指不远处的边境口岸说:“现在口岸越来越忙碌了。接下来,我们还要拓展出口产品类目,把3D打印机、洗地机等商品也卖到国外。”

新疆阿拉山口——

中欧班列运输忙

“你值乘的车次计划开车时间12时49分,收到请回复。”2月6日,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乌鲁木齐机务段阿拉山口折返车间待乘公寓,接到任务的崔凯和曹智利收拾备品,开始出国前的准备工作。

崔凯和曹智利是阿拉山口折返车间出国队的一员,肩负着将出境中欧(中亚)班列牵引至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站,再将哈方铁路换装后的中方铁路空车牵引回阿拉山口的跨国运输任务。

崔凯承担出国机车牵引任务已经13年。“去年第十万列中欧(中亚)班列就是我从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开出去的。春节假期货运量比较大,是班列开行高峰,除了休息时间,我平均两天开出去3列。”崔凯说。

从阿拉山口站到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站,只有12公里,但坡度比较大。“对于上千吨的列车来说,很不容易!”崔凯说,冬季气温零下20多摄氏度,钢轨表面经常结冰,为防止列车车轮“空转”,行进过程中,他需要一边有节奏地控制开关撒砂增加车轮的摩擦力,一边调整机车牵引力保持匀速行驶。

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崔凯见证了口岸从空旷到繁忙的变化。“班列从最初的寥寥几趟,到如今往来穿梭,已成为常态化、高密度的运输洪流。”崔凯说,货物种类也更加多元,除了汽车零件、电子设备等货物外,日用百货以及高附加值的汽车整车及工程设备、机械配件等200余种货物均通过中欧(中亚)班列被运往世界各地。

近年来,口岸周边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查验场建成投用,口岸多部门间横向联系机制畅通,为货物通关提供了有力保障。阿拉山口海关综合业务一科科长李宏峰介绍,阿拉山口海关为中欧(中亚)班列设立业务办理专门窗口,积极推行“铁路快通”、舱单归并等便利措施,与属地海关建立“点对点”联系配合机制,做到班列随到随验、随查随放,全力保障班列通行。

随着中欧(中亚)班列通行数量持续走高,运行范围已覆盖26个省份,可到达德国、波兰、匈牙利等21个国家。截至目前,经阿拉山口铁路口岸通行的中欧(中亚)班列线路累计达123条,通行的班列已超过4.3万列。今年春节假期,经阿拉山口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172列,同比增长5.5%。(记者 张文豪 刘以晴 李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