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财经频道 > 产业经济 > 正文

《哪吒2》票房破100亿!传统神话创造影史“新神话”

2025-02-13 22:50:00 林华黎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叶同辉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13日晚,《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累计票房(含预售)破100亿元。三岁小儿“哪吒”在全球电影史的汪洋中掀起巨浪、创造历史,成为首部进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20的亚洲电影,暂列第17位,且是唯一一部非好莱坞影片,并拿下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前三。中国文娱产业向全球电影市场交上漂亮答卷:“好莱坞”并非唯一选择。

image.png

全球影史票房榜2月13日晚间数据

讲好中国故事,传统神话新表达。传统神话故事《哪吒闹海》家喻户晓,但导演饺子并没有延用惯性思维照本宣科,而是大胆创新,做好现代转译。在“哪吒”的叛逆符号下,赋予他与敖丙深厚的友谊、与父母难以割舍的亲情、与命运对抗的决心、逆境中成长的坚韧,让观众在其中找到共鸣。跨越年龄、地域、文化背景的“情感公约数”,成为其引爆票房的星火。

目前,该影片在国内豆瓣评分高达8.5分。国际评分网站IMDb显示,《哪吒2》评分达8.3分,其中,10分占比57.3%,9分占比13.3%。美国地区显示评分为7.7分,有61.8%的人给出10分。也从侧面印证了亲情、友情、自我认同这样普世的主题在全球具有穿透力。

IMBd评分8.3分 图片来源:2月13日截自IMBd官网

极致追求的背后,是为了“逆天改命”的行业托举。10年前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埋下火种,让不少动画行业从业者重拾信心。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动画工业体系基础薄弱,制作流程不成熟,一直是我国动画行业的痛点。

10年后,片中的哪吒高呼“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片外的《哪吒》团队更是“死磕”出一条自己的创新路。超5亿元的制作成本,20多家特效团队,60多家制作公司,4000多人共同合力,为《哪吒》披上“万鳞甲”。依托AI及自主研发的“乾坤流体引擎”技术,实现超写实渲染技术,同时大大提升渲染效率。全片2427个镜头中,特效镜头1900多个,特效元素10000多个,为表现哪吒被穿心咒撕裂的画面,10秒钟的镜头,就创建了600多个单独的肉块碎片动画,制作周期长达1年;牵制海妖的数百万条锁链,为能呈现如发丝般自然飘逸的效果,团队打磨3年之久;洪流大战中的人物数量多达2亿个,计算量庞大,团队使用了6台电脑,在硬件极限下扛了1年半才得以成功呈现……每一次死磕的背后,都是团队对观众审美的尊重,而票房就是观众回馈的最好证据。

民族音乐的加入让影片质感进一步提升。音乐制作团队邀请众多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人加入,8支唢呐演绎电影主旋律,推进故事发展;音乐人哈拉木吉,用非遗蒙古族歌唱艺术“呼麦”,展现天元鼎庄严又邪恶的压迫感;贵州侗族合唱团演绎世界非遗文化“侗族大歌”,让七色宝莲蒙上东方神话的神秘色彩……

音乐人哈拉木吉为《哪吒2》配乐 图片截自视频《不破不立——哪吒之魔童闹海幕后纪录片》
贵州侗族合唱团为《哪吒2》配乐 图片截自视频《不破不立——哪吒之魔童闹海幕后纪录片》

随着《哪吒2》票房的“高开疯走”,相关股价也水涨船高。主要投资方光线传媒近四个交易日连续涨停,收获四个涨停板,区间涨幅107.3%,这无疑是市场对中国动画技术发展的看好和充分肯定。

市场定位与文化出海的“双向奔赴”。《哪吒2》选择在春节档上映,借助“合家欢”概念覆盖全年龄段受众,为影片后续的口碑发酵做好充足的能量储备。面对海外市场,《哪吒2》采用“分阶段发行”策略,2月12日在北美地区开启特别制式点映,先在华人群体中引爆口碑效应,再根据当地消费习惯,将美国、加拿大地区正式上映日定于2月14日情人节。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也为文化出海拉长余波。泡泡玛特借势推出“《哪吒之魔童闹海》天生羁绊系列”手办盲盒,一经问世便一抢而空。精准的市场策略,以及“电影+IP衍生+资本”这一商业模型,让《哪吒2》为中国文化产品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可持续的样本路径。

(本网记者 林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