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这片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热土,孕育了“晋江经验”,如今正焕发出新的活力。习近平总书记7次到泉州晋江观察调研,总结提炼“晋江经验”。福建工行深度融入福建省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紧紧围绕创新和发展“晋江经验”,切实当好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精准服务“工”和“商”,为福建民营经济这片广袤“森林”注入金融动能。 “政银企”携手“织”造升级 机械臂将成卷的环保阻燃面料整齐码放,全自动验布机正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精准检测面料瑕疵……在福建省向兴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生产车间里,这家扎根晋江18年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正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撬动纺织产业变革。 面对向前端覆盖的“卡脖子”问题,向兴集团计划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实现差异化锦纶纤维生产,以此增强创新动能。资金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最大“绊脚石”。福建晋江工行抓住泉州市发布《关于印发泉州市技术创新基金实施方案的通知》契机,协助企业梳理上报项目纳入技术创新基金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白名单”,最终根据政府文件,企业享受了3亿元额度内每年2%最长5年的低息贷款,极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 “贷款审批和放款流程高效有序,还帮我们省了不少钱,工行解决了我们转型攻坚的后顾之忧啊。”向兴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当前,晋江已形成三千亿元的鞋服、超千亿元的纺织等产业集群。面对鞋服纺织行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浪潮,福建工行积极支持晋江“智改数转”,为福田纺织、联诚机械、天守服装、永固纺织、科一超纤等5户专精特新企业实行预先授予信用额度1.6亿元,为传统产业绿色转型蓄势赋能。 创新力激活“芯”火燎原 走进福建泉州晋江市的集成电路产业园区,一幢幢颇具现代感的建筑“扑面而来”。近年来,得益于相对完善的产业链集群优势,选择落地晋江市的集成电路企业越来越多。数据显示,目前晋江已落地集成电路产业链项目50多个,总投资超1000亿元。 ![]() 作为福建省集成电路产业园的封测龙头企业,某电子有限公司主要针对5G基站、高端服务器、AI人工智能等领域应用芯片,提供各项集成电路高端封装及测试服务。随着企业技术团队的扩大和研发投入的加大,资金周转问题迫在眉睫。福建工行认真分析企业融资需求,主动对接服务,成功为其发放首笔战略性新兴贷款1131万元。 新兴产业的发展关键在创新。创新的背后则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撑。为支持科技型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福建工行深入开展科技金融“春苗行动”“秋实行动”,落地科技型企业主动授信实施方案,创新推出专精特新贷、科创贷、科担贷等特色产品。截至2024年末,福建工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超940亿元,科技贷款余额超600亿元,与优质科技企业共同成长。 数字云“链”动千亿生态 “去年产值同比增长超过两位数,今年一季度订单额完成预定目标的130%。”新春伊始,泉州某卫浴集团便迎来了“开门红”,为当地水暖卫浴阀门全产业链千亿生态走廊建设注入了强大信心。 ![]() 作为龙头企业,凭借全球16个研发中心、卫浴行业发明专利数量位居全球前列的创新驱动,该集团实现品牌价值超1500亿元,带动20多万人就业。“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的背后,少不了工行的金融助力。”该集团负责人说道。 自与企业开展合作以来,福建泉州工行持续提供多方位、深层次的金融支持,2024年累计为其开立国内信用证近5亿元、开立银行承兑汇票超10亿元等多项金融业务;截至2024年末,支持企业发展贷款余额近10亿元,并为其下游经销商发放福建工行系统首笔供应链下游融资。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实体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福建工行主动对接民营制造业企业的科研创新、技改升级需求,截至2024年末,制造业贷款余额超1670亿元,制造业贷款连续5年余额、增量市场领先,“贷”动制造业向新而行。 从纺织车间的“数字飞梭”到芯片工厂的“纳米舞步”,从卫浴龙头的“智能瀑流”到科创苗圃的“资本春雨”,福建工行始终以“晋江经验”为指引,将“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精神融入金融服务血脉。截至2024末,福建工行民营贷款余额超2400亿元,余额、增量均创历史新高,以国有大行的责任担当,持续书写金融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