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财经频道 > 财经要闻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国投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国华:支持耐心资本投向科技创新

2025-03-07 11:48:36 宋薇萍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林华黎  

围绕培育和发展耐心资本,针对科技创新领域投资阶段早、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立足在投资工作中实际遇到的问题,袁国华从优化税收制度、完善国有资产评估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希望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和优化政策在更多主体、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和覆盖,更好支持政府资金和国有资本投向科技创新

“2025年,未来产业基金将着眼未来产业领域早期投资,协同各类资源,打造开放的投资验证孵化一体化平台,探索服务颠覆式创新策源新模式。”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国华近日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说。

2024年,从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和临港集团的岗位上卸任后,袁国华开始执掌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国投”)。上海国投是由上海市委、市政府批准设立的“基金管理+创新孵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专业平台,聚焦三大先导产业和未来产业等,专注“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今年全国两会,袁国华聚焦培育和发展耐心资本,围绕科技创新、政府引导基金、优化税收制度、完善国有资产评估管理等方面积极建言。此外,袁国华还建议更好发挥临港新片区为国家试制度、测压力、探新路的“试验田”作用,支持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率先探索建设国际数据加工枢纽,加快建设世界级民用航空产业集群。

打造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的“上海样板”

为加快国际经济中心建设,2024年7月和9月,上海先后宣布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的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和未来产业基金。上海国投正是这三大母基金和未来产业基金的管理人。

“我们坚持以战略投资为己任,初步形成以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上海国资母基金、上海未来产业基金为主干,上海创业引导基金、重点产业赛道子基金、并购基金、市场化VC基金、S基金、天使基金等为枝叶的‘上海国投系’基金矩阵和若干基金管理品牌。公司旗下基金管理人在管基金规模今年预计超2000亿元。”袁国华说。

据介绍,在各方支持下,上海国投高效完成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设立和首批子基金遴选,储备直投项目近300个,子基金超200个,实现“当年规划、当年设立、当年出资”目标。2024年12月30日,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签约首批12家生态合作基金,放大倍数达3.73倍。

2024年9月,上海宣布组建总规模10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目前,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已进入投资阶段,包括超导材料、雷达芯片、人形机器人等硬核项目,都得到了未来产业基金的支持。

承载着打造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上海样板”的重任,袁国华对记者透露了上海国投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推动产业链强链、固链、补链、延链,打造科创策源、战略投资、科产赋能、科创金融、投研控一体化五个特色体系;持续深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发展大赛道,重点关注“第一、唯一”等链主项目,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和耐心资本作用,更好助力上海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在“募、投、管、退”四个环节发力,加快推动基金投资工作;用好股权投资、资本运作等方面经验,积极参与专业化整合,加快培育一批攻克“卡脖子”技术的科创企业,在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调整中发挥更大作用。

对于未来产业基金,袁国华说,2025年将从两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搭建汇集顶尖人才的开放创新平台,推动设立上海未来科技企业家社区,支撑跨学科、跨领域和跨平台的颠覆式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范式创新;二是以人为核心,在未来信息、未来能源、未来健康、未来空间、未来制造、未来材料等领域支持体系化机构化创业孵化,提供全周期差异化赋能。

优化税收制度安排

支持耐心资本投向科技创新

围绕培育和发展耐心资本,针对科技创新领域投资阶段早、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立足在投资工作中实际遇到的问题,袁国华从优化税收制度、完善国有资产评估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希望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和优化政策在更多主体、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和覆盖,更好支持政府资金和国有资本投向科技创新。

他分析说,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允许建立的创投企业主要有公司制、合伙制两种形式。按照税法有关规定,公司制创投采取“先税后分”模式,合伙制创投采取“先分后税”模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单一基金核算”和“年度整体核算”方式,避免企业层面和合伙人层面的双重征税。

“我在实践中观察到,合伙制创投企业在选择‘单一基金核算’模式时仍存有顾虑。”袁国华建议,在推动落实用好现有税收优惠政策时,避免“一刀切”,判断企业是否具备税收优惠享受资格时,要全面考虑政策背景及企业状况。

据悉,目前部分区域针对公司制创投,已先行试点优惠政策。袁国华认为,为吸引和壮大耐心资本,政策设计上要进一步提高与科创企业融资进度的适配性,扩大政策惠及面。

他建议,支持上海开展鼓励长期投资的税收政策试点,探索充分抵扣创投成本的全生命周期计税模式,并对投资硬科技初创企业的创投企业给予专门的制度安排。比如,出台相应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以鼓励长期投资。

支持临港新片区更好为国家试制度测压力探新路

目前,上海正举全市之力支持临港新片区更好为国家试制度、补短板、探新路。

袁国华调研发现,企业在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时,因“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分离的特性,企业在接受银行的真实性审核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在综合税负方面存在优化空间,建议对标国际惯例,允许银行在履行“三反”基础上,仅凭客户收付款指令直接办理资金划转,提升离岸贸易结算便利化水平,并进一步优化离岸贸易有关税制安排。

如何抢抓新一轮国际数据产业发展新机遇?袁国华认为,当前应前瞻性布局具有国际网络与数据流通环境的国际数据加工枢纽,建议支持在临港新片区率先探索建设国际数据中心,汇聚海内外数据资源,承接国际数据业务,打造面向全球的数据经济产业发展“新高地”。

他认为,当前,可借鉴新加坡、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发展国际数据业务的做法,支持临港新片区在国际数据领域开展制度创新,合法合规探索建设国际数据加工枢纽,加快发展国际数据业务。同时,支持临港新片区打造国际数据业务运营环境。建设连接国际互联网和服务国际数据加工的国际数据中心及国际数据业务办公专区,建设服务国际数据业务的数据传输专用通道、安全监管平台等基础设施,探索建设面向国际数据环境的“数据特区”。支持临港新片区集聚发展国际数据产业,集聚发展“来数加工”“中数外算”和企业出海数据服务、国际云服务、国际算力服务等国际数据服务业态。(记者 宋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