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数据显示,面对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内部困难挑战叠加的复杂局面,我国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延续向新向好发展态势。 有目共睹的是,4月份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经济平稳运行难度增加。面对急剧变化的外部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方面有力有效应对,国民经济应变克难稳定运行,发展质量持续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生产供给较快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1%,国内需求稳步扩大;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4%,外贸韧性得到彰显;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1%,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新质生产力成长壮大……来之不易的成绩单,正是“中国经济在风浪中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的有力证明。 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风浪中成长、在磨砺中壮大的。回顾过往,从抵御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到应对新冠疫情和经济全球化逆流,中国经济闯过了一关又一关,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抗冲击能力。4月,美国对华滥施关税,中国经济顶压前行、稳定向好,这既得益于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也得益于宏观政策协同发力、各方面积极应变,更是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结果。这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和底气,也再次向国际社会传递出一个鲜明信号——中国经济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底气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当前,中美大幅降低关税,无疑有利于双方贸易增长,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复苏。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严重冲击国际经贸秩序,制约全球经济增长,同时国内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当前经济形势,关键是要把发展的战略立足点放在做强国内大循环上,充分利用我国经济回升有基础、政策有保障、消费有潜力、创新有动能等诸多有利条件,以国内大循环的内在稳定性和长期成长性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推动我国经济稳健前行,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是大国经济的独有优势。进一步做强国内大循环,必须统筹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经济循环的质量和层次。要更注重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进一步消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更注重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攻关,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打造一批新产业新赛道;更注重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完备,发挥各地优势加强专业化分工、地区间协作,持续补链强链拓链,增强产业发展韧性;更注重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平衡,加快补齐消费短板,推动经济政策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以优质供给更好满足需求。 二季度是影响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窗口期。当前,国际环境变数仍多,多重风险交织叠加,必须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好经济工作和经贸斗争,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广东经济外向型特征显著,更要抓好关键窗口期,应对好各种外部挑战,精准有效帮扶外贸企业,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千方百计稳定就业,支持企业稳岗,突出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就业;深挖潜力提振消费,推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激发服务消费潜力,放大新兴消费带动效应;扩大有效投资,加快资金筹集使用和项目建设,大力促进民间投资;支持各地通过科技创新培育产业亮点,依托特色资源打造品牌亮点;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各种风险,为中国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作出广东贡献。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不是一个小池塘。”历经风雨洗礼,我们更有信心和底气,推动中国经济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