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文旅陷入舆论风波,因向游客大量发送宣传彩信,被指“骚扰”。有游客6天收到30多条彩信,含150多个视频,手机存储空间被占用7G;更有甚者,一小时内收到上千条彩信。对此,当地表示,彩信旨在进行文旅宣传。若感到困扰,游客可致电运营商取消。 透过此事,我看到了一群非常热情、非常卖力的身影,为了推广本地文旅资源、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搞创意、写脚本、拍视频,并与三大运营商合作,将宣传视频精准推送到每一台进入河北地界的手机上。应该说,他们的心情可以理解、态度值得肯定、精神令人佩服,美中不足在于,没能把握好度。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是推广视频的宣传语。确实,河北风景很美,值得大力推广,但是,推广亦要有节制、有限度,要顾及游客的感受。当地文旅部门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假如自己作为普通游客进入某个地区,立即受到当地文旅推广信息无差别、高频次的“狂轰滥炸”,用自己的内存、流量反复为同一个视频埋单,你会有什么反应?再好的脾气恐怕也会发飙的,哪里还有什么好心情去欣赏风景?对当地还会有什么好感?此事说明一个道理:干一件事情,方法很重要,若是方法不对头,你越卖力,局面可能越糟糕。 文旅事业是一个美好的事业,给旅客如沐春风般的感受和如饮甘露般的体验是第一位的,也是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对游客进行无限循环、简单粗暴的信息轰炸恰恰与此背道而驰。是故,文旅部门在做推广时,想要维护地方文旅形象、赢得八方游客的心,就要学会用同理心,推己及人,充分尊重游客的意愿和权益。只有把握好热情的尺度及推广的边界,才能让美好的邀约成为游客心中美好的向往,而非手机里令人反感的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