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注禾浦化工
扭亏为盈的节骨眼上,川化股份再次出手注资老大难的禾浦化工项目,以期打开耗时4年的僵局。川化股份内部员工告诉《新财经》记者,禾浦化工项目对公司赢利影响很大,这些年川化股份对外投资的项目基本没有成效。
2008年,由川化股份出资7700万元与泸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变更为四川化工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设立四川禾浦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乔浦化工”),生产亚氨基二乙腈。据当时媒体披露,该项目投资为6亿元。
2012年6月26日,川化股份发布公告,决定将禾普化工项目建设总投资在原4.02亿元基础上,由川化股份追加投资1.06亿元(按持股比例,公司应追加1.905亿元),化工控股集团追加投资1.34亿元(按持股比例,公司应追加4950万元),共计2.4亿元,总投资增至6.4亿元。
据公开信息披露,禾浦化工之前已有两次增资。
2010年,川化股份追加投资5000万元。增资后,公司对禾浦化工的持股比例由70%增为79.38%,四川化工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持股比例由30%下降为20.62%。2007年,禾浦化工注册时还控股30%的泸天化已悄然退出。
2011年11月22日,川化股份向禾浦化工提供5000万元财务资助,主要是为了解决公司建设资金短缺问题,保证禾浦化工稳定发展。
四年间三次增资,但项目迟迟未能投产运营,成立之初誓言的“年产4万吨、实现年销售收入12亿元”的愿景似乎渐行渐远。
川化股份宣传部工作人员也表示,作为上市公司,该项目现在比较敏感,数据不好看,领导谈起来也尴尬。项目没有生产、没有效益,处于停工检修状态。 而数年前,这个项目还是旁人眼中公司业绩的新增长点。
两年后,禾浦化工4万吨亚氨基二乙腈项目却成为2010 年川化股份发生大额亏损的另一个原因。2010年年报披露,公司的亚氨基二乙腈生产线,至报告期末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对项目计提大额资产减值准备7700万元。
“最初这个项目定编大概一百多人,当时很多人想去,现在苦了他们。”接近禾浦项目知情人说,现在很多员工都要自己出去找活路,公司只发工资,其他保健费用都没有。禾浦项目要使用一些剧毒的化学物质,保健费没了,谁还肯干?”有员工向《新财经》记者透露,禾浦化工生产设备中的铂金网都被卖了。
同时,又有信息说该项目要搬迁。“禾浦化工好像要搬迁到新疆拜城县。”6月中旬,川化股份员工王强对《新财经》记者说,这个消息是5月下旬听川化设计院的同事告诉他的,而川化设计院可能会负责搬迁的方案设计。“据说那里有我们拿的土地,天然气也很方便。不过生产亚氨基二乙腈的主要原料是甲醛、氨和氰化氢,氨气是解决了,但甲醛和氰化氢都不好整。”
7月,《新财经》记者再次联系王强时,他说:“搬迁计划可能要搁浅。据说上面要求搬迁可以,但必须要总经理杨诚立军令状,保证搬迁后必须赢利。”
《新财经》记者致电川化股份证券事务代表郑林,对方以正在开会为由不予回应,随后记者以短信形式求证,其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