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模式悬疑重重
实际上,三奥股份这样不合常理的供应商数据也引起了券商行业分析师的注意。日前,一位长期跟踪广电行业的分析师在看了三奥股份的招股说明书后表达了对该公司经营模式“看不懂”。
该分析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从对比三奥股份和捷成股份的供应商情况看,感觉“捷成股份是个解决方案提供商,而三奥股份更像一个系统集成商,但作为系统集成商的话,三奥股份的毛利率又太高了”。
据公开信息显示,三奥股份2009-2011年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9.7%、31.03%、34.43%,“若单纯是搞系统集成的话,那么上述毛利率就要打个对折,考虑到细分市场或细分行业,对折后也允许相应高一点”,上述分析师如是说。
面对三奥股份十分蹊跷的供应商数据,上海某上市券商投行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供应商的情况看,三奥股份大量向同业公司采购显得不同寻常。“这里面或存在问题。”
该投行人士在仔细研读了三奥股份的招股书后发现,其招股书第57页表述三奥股份的主要产品和服务是 “提供从方案设计到数字媒体采集、制作、管理、传播与互动运营管理等各种系统定制组合,以及向上游供应商采购基础软硬件产品,再到网络架构、系统平台搭建、调试、技术培训及售后服务等一揽子解决方案及服务。”
该投行人士指出,按照三奥的说法,公司采购的应该是“基础软硬件产品”,然后通过系统集成做成符合下游客户的产品。而不应该是采购同行业企业的完全可以直接针对最终客户的产品。“由此可见,三奥股份更像是设备分销商、代理商,而不是方案的解决商。”
该投行人士表示,三奥股份在招股书将自己说成是“方案解决商”,但实际上却做着“分销商”的工作。“这或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招股书对经营模式的虚假表述。”
然而,随着记者深入广电客户、竞争对手、合作伙伴等的调查,三奥股份招股书暴露的虚假陈述问题,还只是冰山一角。
客户篇
广电客户:三奥只垫资不做事 做高收入谋上市
三奥股份的供应商中出现众多同行业竞争对手,这到底如何解释?为了寻找答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日前奔赴福州、长沙等地采访到了三奥股份最主要三大直销客户——湖南广电、福州广电、福建广电的相关负责人。真相逐渐浮出水面:三奥股份在广电系统毫无技术可言,三奥在招股书中虚构了 “方案解决商”的盈利模式,其实质模式是通过垫资给供货商谋求签订三方协议,再找电视台结账来虚增收入,目的就是做出账面的收入和利润,谋取上市。
湖南广电:招股书与实际不符
根据三奥招股书显示,三奥除了在福建本地有不少业务以外,公司还在开拓两湖市场。
在湖南,三奥股份自称在2011年5月份起与湖南21家地方广电网络公司签订了合同,从事了“湖南地区广电NGB数字媒体传输平台双向改造项目,通过对湖南省广电网络的双向改造,为湖南省广电打造数字媒体互动平台,便于湖南广电运营商开展互动增值业务”。“2010年7月份,湖南省长株潭地区成为第一批融合试点地区。目前三网融合及广电NGB建设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巨大。”然而,湖南广电主管技术的负责人C先生的说法却并非如此。
《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湖南广电的双向改造是怎么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