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17年半里,对金融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极具前瞻性、开创性、战略性的理念创新与实践探索,为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了源头活水和重要指导。农发行福建省分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闽金融论述与实践启示,自成立以来始终坚守“支农为国、立行为民”的职责使命,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根本导向,聚焦粮食安全、脱贫攻坚、农业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领域,持续优化金融供给,在助力福建乡村全面振兴与农业强国建设的征程中,扎实走好传承之路、改革之路与发展之路。 厚植“金融为民”理念,推动民生改善提质增效 坚持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融入服务八闽乡村振兴全过程,以农业政策性金融力量守为民之责、谋富民之策、办利民之事。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福建省宁德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这个“中国扶贫第一村”,30多年前水、电、路、电视、通讯“五不通”,仅靠一条羊肠小道与外界相连。2016年,福建省分行投放1.05亿元打通赤溪至牙城公路,让畲乡特产走出深山、游客纷至沓来;配套授信4.2亿元支持美丽乡村建设,激活乡村旅游新动能。如今,整洁的道路串联起青瓦白墙与碧水青山,闽东畲族风情画卷跃然眼前,成为福建省分行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支持脱贫攻坚的生动样板。福建省分行始终以服务脱贫攻坚为重大政治使命,1995年至1998年期间,坚决落实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投放1.36亿元扶贫贷款,精准支持扶贫项目52个;“十三五”以来,因地制宜推动“造血式”扶贫,累放精准扶贫贷款165.06亿元、巩固脱贫成果贷款328.23亿元,重点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贫困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及农村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带动2.4万人增收脱贫,让金融活水润泽八闽,致富故事温暖民心。 对福建省分行而言,践行“金融为民”,还要让百姓底气更足、生活品质更优。奔涌不息的木兰溪,自戴云山脉蜿蜒而下,流经莆田中南部,汇入兴化湾。上世纪90年代,这条“母亲河”汛期水患频发,“十年一大灾,年年有小灾”。紧紧围绕“要让木兰溪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殷切嘱托,农发行福建省分行深度融入治理大局,2013年以来累计授信166.5亿元、投放贷款79.46亿元支持木兰溪防洪工程等23个重大项目,助力“水患之河”蝶变为造福人民的“生态之河”。福建省分行坚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深学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自2008年相关业务开办以来,围绕农村交通、水利、棚改、改善人居、文旅融合、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等农业农村薄弱环节,创新“福路贷”“福水贷”等“八福”系列金融产品及乡村振兴整镇整县推进模式,累放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中长期项目贷款3238.31 亿元,补齐城乡发展短板,提升百姓生活品质,绘就了一幅城乡共美、民生共富的幸福画卷。 书写“两山”转化答卷,带动闽山闽水"焕绿生金" 坚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金融活水护生态之基、拓转化通道、增民生福祉。 福建三明是全国首个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森林覆盖率77.12%。坐拥绿水青山,如何转化为金山银山?早在2007年,福建省分行便积极探索“活立木贷款”金融服务模式,向福建金森林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入500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其完成近4万亩林木资源整合并购。此后,福建省分行探索创新林业碳汇收益权质押担保、“储备林+碳汇”等模式,共向49个涉林项目投放贷款172.25亿元,支持南平、三明、龙岩、泉州等地将分散、零碎的林业资源进行规模化整合、集约化经营,在推动570万亩森林质量提升的同时,依托林业碳汇、发展林下经济等方式,推动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双向赋能,以农业政策性金融之力盘活了“万重青山”。 在福建,广袤的大海蕴藏着无限的绿色能量。平潭是一个被风眷顾的岛屿,年均风速超8.4米/秒,是全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为加快生态效益转化,2023年,福建省分行投放贷款4.5亿元支持平潭长江澳海上风电场工程项目建设。如今,长江澳11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已实现全容量投产发电,年发电量接近9亿度,相较于常规燃煤火电机组,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0万吨。福建省分行围绕服务“碳达峰、碳中和”,2021年以来共向10个项目投放碳减排贷款14.76亿元,资金精准投向清洁能源、节能环保重点领域,为区域低碳转型注入强劲动能。同时,分行围绕福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持续深化绿色金融创新实践,聚焦山水林田湖草海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2021年以来已累计向超300个项目投放绿色贷款883.36亿元,重点支持福州水系综合治理、漳州市区内河水环境整治等重大生态工程,绿色贷款年均增速54.79%,2021至2023年连续获福建金融监管局绿色银行良好Ⅰ级评价,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转化为金融服务的生动实践。 赋能农业产业振兴,助力实体经济"活力迸发" 牢记“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嘱托,以精准服务强产业之基、拓转型通道、增经济动能。 作为因粮而生、随粮壮大的政策性银行,福建省分行将服务粮食安全作为支农履职的重中之重,打造主销区服务粮食安全“福建模式”,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信贷链“四链融合”,全力提供“从田间到餐桌”的粮食全产业链综合化金融服务。1995年成立以来,累放粮油贷款1320亿元,支持保收购、稳储备,支持“引粮入闽”超1.6亿吨,保障百姓“米袋子”供应;全力支持“两藏”战略落地,累放种业贷款22.57亿元、农地贷款312.67亿元,支持新增耕地超30万亩、高标准农田超86万亩。 在为全省粮食产业发展提供坚实金融支撑的基础上,福建省分行更以金融之力赋能特色农业产业升级。在中国,百姓餐桌上超过10%的鸡肉来自福建圣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这个从闽北山区崛起的企业,于2019年成功突破“种源封锁”,让白羽肉鸡有了“中国芯”,目前已是中国白羽肉鸡产能第一、全球白羽肉鸡行业配套最完整的企业。福建省分行自2005年向圣农集团发放首笔3000万元贷款、支持企业购入生产饲料所需原料粮食和豆粕以来,至目前已累计向圣农集团投放贷款88.6亿元,以“一企一策”定制化金融服务,助力企业成长为全球白羽肉鸡行业的领军者。1995年成立以来,福建省分行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结合福建省民营经济发达的特点,累计向盼盼食品、恒安集团、夏商集团等314家涉农民营企业投放贷款440.77亿元,因地制宜支持茶叶、蔬菜、水果、畜禽、水产、食用菌、林竹等具有联农带农效应的特色产业发展,为福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的金融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