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财经频道 > 银行 > 正文

厦门银行行长吴昕颢:坚守城商行初心 以存款保险护航地方金融高质量发展

2025-08-18 17:39:26  来源:厦门银行  责任编辑:林华黎  

2025年是《存款保险条例》施行十周年。十年来,存款保险制度为我国金融稳定筑牢根基,也为城商行扎根地方、服务实体提供了坚实保障。厦门银行作为立足八闽、深耕两岸的城商行,始终以践行好存款保险制度为己任,将其融入经营发展全过程,在守护百姓“钱袋子”的同时,推动金融与经济共生共荣。

存款保险:城商行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与“助推器”

对城商行而言,存款保险制度不仅是风险防线,更是发展动能。其核心价值体现在三方面:

夯实公众信任基石,拓宽服务地方半径。存款保险对储户存款安全的承诺,不仅消除了老百姓对中小银行的信任顾虑,也让我们能更安心扎根社区、深入乡村,下沉金融服务至县域、乡镇等薄弱区域,真正成为“百姓身边的银行”。

强化风险约束机制,倒逼经营质效提升。存款保险的风险差别费率、早期纠正等机制,能发挥“体检仪”作用,持续为城商行把脉。作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我行将制度约束转化为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严控信贷风险的动力,着力聚焦小微、“三农”等主责主业,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实现自身稳健发展。

融入地方金融生态,助力区域经济循环。城商行是地方金融的“毛细血管”,存款保险通过维护单体银行稳定,保障了区域资金链畅通。得益于存款保险机制,我行能够更聚焦定制化服务,推动地方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城商行视角下的存款保险:特色定位中的实践逻辑

相较于大型银行,城商行对存款保险的理解更贴近 “在地性”与“差异性”:

从“地缘优势”到“责任自觉”。我行深耕本地数十年,熟悉社区居民、小微企业等主要客群的金融需求。存款保险让“本土银行也可靠”的认知深入人心,这种信任使存保宣传工作和业务开展形成良性循环——比如支行在办理业务时,用闽南语讲解存保知识,让客户通过亲切乡音理解存保制度;客户经理走访小微企业时,结合商户的经营场景用通俗易懂方式讲解存保知识,真正实现了“政策温度”与“本土服务”的无缝衔接。

从“风险防控”到“发展赋能”。作为中小银行,我们更能体会存款保险对打破“规模迷信”的意义。它让公众明白“大小银行都能看好钱袋子”,使我们能凭借灵活高效的优势,在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等领域与大型银行错位发展,形成互补格局。

从“合规要求”到“品牌资产”。存款保险标识已成为城商行的“信任名片”。我们将其融入网点服务场景,通过客户经理“一对一”讲解、社区活动“面对面”互动等方式,让存保知识成为连接银行与客户的“情感纽带”,这也是城商行的独特优势。

立足两岸区位优势,打造特色金融服务品牌

厦门银行诞生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厦门经济特区,依托 “两岸一家亲”的地理与人文优势,始终将服务台胞台企作为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我行深耕两岸金融融合领域,形成了涵盖台胞个人金融、台企跨境服务、两岸资金结算等在内的特色业务体系,成为台胞台企在大陆的“贴心银行”。

在存款保险制度框架下,我行贯彻落实“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指导精神,进一步将“安全保障”与“两岸服务”相结合,持续为台胞台企营造安心的金融环境:针对台胞对大陆金融政策了解不足的情况,在台胞聚居区设立对台特色网点、台青基地金融消保驿站,宣讲存款保险等基础金融知识;结合台企经营特点,在提供融资、结算等服务时,同步说明存款保险机制,让台商在大陆经营更放心;通过两岸金融交流平台,将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两岸金融互信的重要内容进行推广,助力台胞更好融入大陆金融生态。

坚守初心,共赴下一个十年

展望未来,厦门银行将继续以存款保险制度为依托,坚守城商行“服务地方、服务实体、服务百姓”的初心,把风险防控与特色发展结合,让存款保险成为两岸金融融合的 “粘合剂”、地方经济发展的“催化剂”,为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更多》产业经济

从Labubu爆火看中国原创IP出海新机遇

一个名为“Labubu(拉布布)”的小精灵,以其独特的兔耳、尖牙、“丑萌”的表情,在全球范 …[详细]

更多》专题聚焦

立足当地 特色经营

福建海峡银行成立于1996年12月,是一家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海行 …[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