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活力细胞。今年5月20日起施行的民营经济促进法首次明确了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为推动民营经济在法治轨道上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8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指导意见》,为人民法院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具体指引。 黑龙江省鸡西市两级法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聚焦新时期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司法新需求、新期待,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及时跟进司法服务新举措,努力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司法保障,护航民营企业在法治轨道上发展壮大。 一、聚焦破解民营企业立案难题,打造涉企案件绿色通道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底,全国实有民营经济组织1.85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76%。在立案登记制背景下,保障涉民营企业纠纷及时通过诉讼“第一道关口”,既是人民法院履行维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职责的“第一步”,也是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平等对待、同等保护原则的必然要求。 鸡西市两级法院坚持完善“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和移动微法院建设,在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开设“助企”窗口、“破产”窗口、“示范文本填写”窗口,畅通窗口立案、网上立案、自助立案、跨域立案等多种立案渠道,实现立案“掌上办”“随时办”。 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度和一次性告知制度,优化诉讼服务措施,设专人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立案辅导等服务,实现民营企业案件优先立案、优先送达、优先调解、优先审结、优先执行,打造涉企案件办理“快车道”。与市公安局联动建立“智享信息协查联动工作机制”,涉诉企业作为原告无需聘请律师、无需反复奔波多个部门、无需支付任何费用即可查询被告人信息,立案便利度和效率大幅提升。开发“执行立案一证通”系统,构建“1张身份证+5分钟”执行立案新模式,有效降低申请执行人申请成本、提高执行立案效率。建立困境企业破产前综合服务机制,设立破产管理人工作室,搭建困境企业“智破”服务云平台,为市场主体提供“线上+线下”破产前综合服务。 二、聚焦降低民营企业维权成本,推进涉企纠纷多元化解 构建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是贯彻落实“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必然要求,是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提高矛盾化解效率的必然选择,是助力民营企业降本增效的有效路径。 鸡西市两级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完善诉调对接机制,为企业提供低成本、多样化、一站式的解纷服务。与鸡西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制发《关于建立知识产权纠纷在线诉调对接机制的实施意见》,与市仲裁委员会建立《关于建立诉讼与仲裁衔接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与市人社局、市总工会等14家单位会签“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文件,邀请103个调解组织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依托该平台实现立案、调解、申请司法确认“一站式”办理。强力推动“龙法和”云法庭进驻62家民营企业,建立商事纠纷、知识产权等“龙法和”云法庭,法官、调解员、工作人员通过二维码和小程序即可实现网上立案、法律指导、在线调解、普法宣传等功能,同时发挥专业调解组织预防和化解商事纠纷的专业优势,实现“商事纠纷商会解”,做到“让行内人说理、法院人说法”,推动更多涉企纠纷解决在诉前,全力构建“无讼商圈”。 三、聚焦兑现民营企业胜诉权益,加大涉企案件执行力度 民营经济促进法强调,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经营自主权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执行工作作为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应将严格公正司法与柔性治理结合起来,推动民营企业权益保护从文本规范转化为司法实践。 鸡西市两级法院深入开展涉企案件执行专项行动,依法用足用好各种强制执行措施,不断提升涉民营企业案件执行到位率。践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依法审慎适用强制执行措施,严禁超标的、超范围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区分企业履行意愿和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被执行企业预留必要的流动资金和往来账户,对于生产经营性动产尽可能使用“活封”,对已经履行生效裁判文书义务的,及时恢复企业家信用,最大限度减少司法活动对涉案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创新运用“滚动解封”机制,通过以保促调、以调促执、滚动解封、分期兑现等方式,以小额的解封财产撬动大额的债权实现,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优化执行财产处置流程,提高司法变价效率,通过规范化的流程管理将财产处置时间压缩20天以上,确保申请执行人胜诉权益及时兑现。 四、聚焦提升民营企业守法经营能力,延伸司法服务半径 有效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既要做实平等保护,又要“抓前端、治未病”,确保民营企业诚信经营、守法规范,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鸡西市两级法院定期走访企业、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广泛听取民营企业家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将意见建议形成会议纪要向两级法院印发,全力解决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司法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与市市场监管局、市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鸡西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市检察院等联合开展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实务培训,开展“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普法活动,发放《企业常见法律风险防控手册》,指导企业从源头防范法律风险。定期举办公众开放日、庭审观摩、送法进企业等活动,让司法便民措施“看得见”、让公平正义“听得到”、让司法温度“摸得着”,不断提升民营企业的司法获得感。(王刚 黑龙江省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