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深远海养殖是促进海洋渔业转型升级,落实大食物观,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9月25日,在省市两级人民银行的指导下,泉州银行石狮支行向某水产科技公司发放300万元贷款,用于发展智能深海养殖项目。这是生物多样性金融标准试用以来,省内首笔同时适用该标准与我省发布的全国首个涉海绿色金融团体标准——《绿色金融支持可持续海洋渔业认定指南》的贷款。 自海洋经济金融支持政策落地以来,人民银行泉州市分行以绿色发展与海洋强省战略为核心,强化政策宣导,推动金融资源向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领域倾斜,切实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一方面,紧扣泉州“海洋大市”定位,对照国家级金融支持目录,按照“深远海养殖、近岸生态养殖、水产加工流通”分类,组织金融机构摸排兼具可持续发展属性与融资需求的水产企业,实现供需精准匹配;另一方面,指导泉州银行深入水产养殖领域开展实地调研,全面评估项目生态效益与技术可行性,通过“人行+银行+企业”三方协同机制,及时破解贷款流程中的堵点问题,保障金融服务高效落地。 为精准对接水产企业发展需求,泉州银行从产品创新、服务效率、业务策略三方面发力,打造专属金融服务方案:一是产品创新破痛点。该行依托自身信用类产品基础,推出“生物多样性+可持续渔业”定制化服务,凭借“免抵押、随借随还”的优势,灵活匹配企业养殖各阶段资金需求,缓解融资压力。二是效率提升抢时效。该行开辟“绿色审批通道”,简化流程、压缩时效,全流程3个工作日完成贷款调查与审批,契合企业紧急用款需求。三是策略优化强导向。该行通过构建与生态效益挂钩的差异化金融服务体系,根据企业养殖规模与效率、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等指标,设置阶梯式授信额度与优惠定价利率,形成“生态保护—信用升级—融资惠享”的正向循环金融支持模式。在实践落地中,石狮支行以300万元信用类贷款支持某水产科技公司发展智能深海养殖项目,既助力企业提升产能与品质,又规避近岸养殖的海洋生态污染风险,推动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此次泉州银行落地全省首笔“生物多样性+可持续渔业”贷款,是其完善蓝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全新起点。作为扎根泉州的本土银行,泉州银行将始终牢记服务实体经济、助力海洋强国建设的使命,持续完善海洋生态金融服务体系,让更多践行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水产企业获得便捷、优惠的金融支持。未来,在政银企三方的共同努力下,“生态筑基、金融赋能、蓝色腾飞”的高效循环必将加速形成,为泉州建设蓝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注入更多金融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