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财经频道 > 旧栏目 > 风投 > 正文

金沙江:史上最笃定LED产业风投背后

2011-07-01 13:40:06  来源:环球企业家  责任编辑:王辉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如果你要问金沙江创投的创始人伍伸俊下一个中国首富会诞生在哪个行业?他一定会很肯定地告诉你是LED(发光二极管)。对,你没有听错,就是这个小小的、嵌在芯片上的发光体,它原来仅仅被用在咖啡机或插头的电源指示灯,但现在,它将是中国下一个亿万富豪的集中诞生地。

确切地说,伍伸俊所谓的“首富先生”已经出现了,而且现在就站在他旁边。“他是未来的中国首富。”6月8日晚上,广州香格里拉酒店,伍伸俊代表金沙江创投宣布向LED照明公司SunSun Lighting(中文名为上舜)投资1000万美元。签约仪式上,伍用这种半开玩笑的方式隆重推出了Sun Sun Lighting创始人兼CEO孙建宁。

面对台下40多家媒体和金沙江创投投资的另外7家LED公司老总,“未来首富”孙建宁非常腼腆。“我们公司不怎么样,产品还没有。”当伍伸俊兴奋地向人介绍这家最具潜力的LED新星时,孙说,“还马马虎虎吧”。

显然,至少从表面看来,这位创业者并没有像他的投资人那样显得信心十足。但倘若你了解伍伸俊过去7年在LED产业上的大胆押宝,你会理解他为何对SunSunLighting寄予厚望。

2004年,加拿大人伍伸俊和丁健、林仁俊、潘晓峰一起创办了金沙江创投,一个取长江源头寓意、专注投资中国早期的高科技公司的小基金。丁健、林仁俊专注于互联网行业,而潘晓峰与伍伸俊这两位北电网络的老搭档则涉猎半导体器件、无线通信和新媒体领域。过去7年,在伍伸俊的主导下,金沙江创投先后在LED产业上投资额高达近2亿美元,投资公司数量也达到8家之多,这占到金沙江总共管理的7亿美元资金的三分之一。

在中国风险投资界,8家公司的数量足以让金沙江创投登上“史上最笃定LED产业风投”的宝座;而即便在全球范围内,其在LED全产业链的布局也让同行惊叹,“有人认为我们疯了。”伍伸俊对《环球企业家》说。

LED被全球公认为最高效的人造照明技术,从1990年代就已开始应用,但限于技术瓶颈,彼时仅用于少量仪表和公共场合的单色显示屏。在近几年,随着技术突破式发展,LED正在改变全球照明业格局—这种直接可以将电转化成光的半导体器件耗电量仅是传统灯具的五分之一,使用寿命却能达十年,这让LED正在成为世界主流的光源。而且,在显示领域LED也正向LCD技术发起冲击,笔记本、电视背光都开始采用LED照明。

金沙江创投希望成为这轮产业变革的最大受益者。伍伸俊说,就像数码摄影让传统胶卷业关闭工厂一样,LED的崛起也将动摇飞利浦、欧司朗和GE这三家在全球照明业统治了100多年的跨国公司的地位,“你会发现传统照明在关厂,而LED在不断开厂。”伍伸俊说。他向三大跨国公司叫板的武器即是手中的8家LED公司。

这并非唐吉珂德式的狂想。全球20%的电力被用于照明,如果都用LED,这一数字将减至4%。最新的研究数据则显示,10年之后,将近半数的商用照明业务将为LED照明所占据。

这得益于最近几年LED价格不断下降。2009年,LED灯泡的价格还在75至100美元之间,如今LED照明灯泡已只需20美元左右就能买到,这也是在商业环境中采用LED照明的价格拐点。

如果价格能继续降到10美元,这将被看作是居民市场出现爆炸式增长的转折点。届时,LED市场规模要远远大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等其他任何清洁技术产业,“它不是几十亿美元,而是几万亿美元,有钱赚,就这么简单”。伍说。

但伍伸俊追求的还不仅是财务回报。4月28日,他站在南昌的晶能光电员工大会主席台上说:“大家知道拉手网有我们400万美元的投资,但是你们要知道,这(LED)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这时他用食指重重地敲了敲主席台的桌面。


 

为了成为这场全球性产业变局的大赢家,过去7年伍伸俊做了一系列看似“疯狂”的举动,远超过一般风险投资人对一个热门产业的投入程度:他投资的8家公司,几乎全部处于商业计划书的早期阶段;他亲自担任包括SunSunLighting、晶能光电等在内的多家投资公司的董事长;他在全球寻找人才,准备在中国做出一个LED领域的“贝尔实验室”……“他比我更激进,也比我更激动。”孙建宁对《环球企业家》说。

现在,这些大赌注已经越来越接近见分晓的时刻了。伍伸俊预计,中国LED行业的大爆发时间点已经确定,就在未来两年,但竞争环境险恶—全球各路资本都正在向LED集结,以抢在产业爆发前夜进入:就在1个月前,金沙江创投楼上的青云创投即向一家名叫亚威朗的LED公司做出了一笔1800万美元的投资。同时,中国十几家已经完成融资的LED公司正在跃跃欲试地等待IPO。而在全球,包括三星、台积电、LG等在内的亚洲巨头都在过去半年内高调宣布进军LED……

激烈的市场竞争留给伍伸俊的时间窗已经不多,能否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大规模并拔得上市头筹,成为伍伸俊过去十年赌注的成败关键,那么,他的胜算有多大?

下注

4月28日,闷热,南昌高新区晶能光电总部的一间教室大的会议室里,作为董事长的伍伸俊拿着麦克风在主席台上来回踱着步子,以一种脱口秀的方式对台下的100多个员工讲话,诚恳而幽默。15分钟的演讲中他提到了每一个高管的名字,并向他们一一致谢,他今天要宣布自己卸任并任命新任CEO的消息。

他将两个用红布包着的公章交给了台下坐着的黄勇林,算是象征性地完成了权力交接。这个曾做出过几家上市公司的新CEO是伍伸俊四个月之前认识的,也是他“踏破铁鞋”之后找来的帮手,“黄总对上市轻车熟路,近期我们还会有多位高管加入。”伍伸俊说。

这家名叫晶能光电的公司是伍伸俊2006年投资的第一家LED公司,也是他向传统照明公司发起挑战的旗舰,多年来伍伸俊绝大部分的精力都倾注于此,但过去5年,这个由一个大学教授创办的技术型公司一直都处于“一分钱不挣”的状态。

晶能光电涉足的是中国企业极少触碰的LED核心环节—芯片,且采取的是非常冷门硅衬底技术。LED业界主流的蓝宝石衬底和碳化硅衬底技术路线占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二者的核心技术专利都被垄断在日本Nichia(日亚)、美国Cree(科锐)等几个国外巨头手中,他们得以攫取产业60%以上的利润。而大部分的中国制造商,则只能争夺余下不到40%的利润。

晶能光电试图在硅衬底这个跨国公司最薄弱的环节取得突破,成为继日本日亚、美国科锐之后第三家具有原创芯片技术的企业,届时它将获得LED产业链的最丰厚利润。

更重要的是,用硅这种廉价材料作为衬底的成本,仅仅是蓝宝石衬底的四分之一,这对于成本高企而未能大规模产业化的LED产业而言,有着不可比拟的物理优势。

如果将这一切实现产业化,晶能光电或将有一个远大前程。但一个基本的常识是,如果那么容易,这也不会成为世界性难题。在晶能光电刚起步研究硅衬底技术的2003年,伍伸俊甚至在国际上找不到一篇关于硅衬底的学术论文,直到最近两年,三星、台积电等巨头才宣布开始研发硅衬底技术。“主流的蓝宝石衬底是在蓝宝石上生长晶体,而硅衬底就相当于在木头上长晶体。”伍伸俊解释说,技术难度可想而知。

经过3年的尽职调查,金沙江决定赌一把。2006年,金沙江创投联合Mayfield、永威投资向晶能光电投资1000万美金。一年后,钱花完了。伍伸俊找来淡马锡和凯鹏华盈,晶能光电再获4000万美金注资。但烧钱的速度仍然超出预期,仅2010年晶能光电就需要8000万美金以购买扩产的MOCVD等相关设备,在资金链紧绷的2010年底,伍伸俊再次找来包括IFC、海益得投资等在内的5550万美元,“这一路磕磕绊绊,经历了几次死亡”,回想起2010年之惊险,伍感觉像是“从梦里走来”。

在晶能光电成立的5年内,一分钱收入都没有,生产的产品成品率仅有一半,这一度让伍伸俊感到悲观。但这个物理学专业的投资者又近乎偏执的相信,既然理论上是可行的,那为什么就做不出来?“没有技术就去找技术,没有顶尖人才就去找人才,没有钱了就去找钱,实在不行就喝很多酒壮壮胆。”伍说。

2009年6月,艰苦的前期研发终于暂时告一段落,晶能光电开始生产LED最核心的芯片。2010年,其销售收入达到了1亿元,预计2011年的收入能达到4亿。“我的7瓦产品跟通用电气9瓦的产品比,它成本40美金,我的6美金。”伍伸俊不无得意地说。

“他们的投资风格就是看大势,对具体细节关注甚少。”一位熟悉金沙江创投的投资人说,他们的分析师数量凤毛麟角,不会像我们一样看这么仔细—正是对产业大势的笃定,让伍伸俊得以在晶能光电最艰难的时光中坚持下来。最近,在美国清洁技术产业投资集团所做的“2010全球清洁技术100强”评选中,晶能光电成为中国仅有的三家入围企业之一。

“现在晶能光电就像一门待发的礼炮,角度调好了,路线设好了,就差最后一点火。”上任第一天,黄勇林对本刊说,他的挑战是尽快帮助晶能光电上市,并在未来5年内将其做成一家10亿至30亿美元规模的大公司。


加码

在晶能光电之后,要不要再投资易美芯光,伍伸俊又跟团队吵架吵了几十天。他说,就像一家人好不容易炒股挣了点钱,要不要再去做点别的生意?分歧往往这样产生。

争论的焦点仍是风险。2009年,晶能光电刚刚从磕磕绊绊的弯路中走出来,在经历了3年“找钱又找人,找人又找钱”的艰苦尝试后,是否要再投资一家跟晶能光电一样,除了两个科学家之外什么也没有的新公司,成为争吵的核心。

伍伸俊最终选择了继续加码。

为此,他连续三个月每月都飞往波士顿三四次,只为把两位LED科学家范振灿和刘国旭“弄回来”。

当时,三星在全球推出的首款LED背光电视,收到了出人意料的好反响。随即,中国LED电视背光市场在一年之内迅速火爆起来,用于电视背光的大功率LED产品的需求也开始暴增—但这一切都来得太快,尽管当时国内有上千家LED封装公司,但几乎没有一家能做这类产品。

LED产业链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上游主要包括LED芯片和外延片公司,它决定了LED产品的性能,有着最高的技术含量和知识产权壁垒,因此毛利率也较高;中游是LED封装公司,他们通过购买外延片/芯片封装成器件,技术含量低,毛利润也低,是风险投资较少涉足的领域;下游主要从事LED照明的应用,即将封装后的LED按应用领域进行系统集成,毛利也很丰厚。作为全球最大的电视机制造国,中国LED电视背光显示市场的崛起让伍伸俊感到“决不能放弃”,他想到了自己去拉一个团?队。

他飞到波士顿,找到了现任易美芯光的总裁范振灿,范当时已在美国从事了近20年的大功率封装产品的研发,“他们都曾在贝尔实验室工作,做了美国最难做的LED封装。”伍希望他们能回国创业,但说服工作一开始并不轻松。“他们的小孩都是我们包的,帮他们上北大附小,他们才能安心回来。”伍伸俊说。经过了9个月的尽职调查之后,他再次向这两个只有一份商业计划书的海归科学家投资了1000万美金。

仅半年后产品就做出来了。成立不到1年后的2010年底,IDG和北极光创投也加入进来,和金沙江一起再向易美芯光注资5000万美金。目前,易美芯光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能够为电视机厂提供电视背光LED封装的公司。

但有两个核心科学家仍远远不够,伍伸俊需要找来足够多的高管、中层和一线技术工人,现在他一半以上的时间都花在了找人上面。他给这些人才开出高薪,在湖边为他们建别墅,解决他们孩子上学的后顾之忧,只为让他们全部聚集到金沙江的LED平台上来。

“你不会相信,现在一个LED生产线组长的年薪已经到了两百万。”他说,即便这样,在中国任何一所大学里都还找不到相关的毕业生。伍伸俊只能先将LED产业园建在常州,那里有10多所职业技术学校正为生产线培养技术工人,“以后每个厂都需要几千人,所以我做LED的贝尔实验室,自己培养。”

但时间仍异常紧迫。女科学家张翎刚刚抛下了才1岁的孩子从美国回来加入晶能光电,她认为这个产业的历史性机会就在明后两年,错过了就不再有了。张翎显得非常着急,但她手下的那些南昌本地员工看上去却一直不紧不慢。“我无论跟他们讲多少遍机会难得和时间紧迫,他们好像都不能完全理解。”这些一线技术工人迷茫的眼神时常让张翎感到又气又急。

看来,伍伸俊亟需在这些一线员工中做一场鼓舞人心的动员大会。同样重要的,是在南昌、常州、马鞍山、蚌埠等多个城市同时投资LED产业园,以为明后年市场爆发后储备大规模的制造工厂。“每个工厂都需要几千人。”伍伸俊说,与太阳能电池95%都出口海外不同,LED产品的市场就在中国本土,本地生产和本地采购让其必须同时将制造工厂布局在全国各地。


开盅

10年前,还在北电网络从事通信行业的伍、潘二人就目睹了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所掀起的巨大浪潮是如何成就华为这一世界级公司的过程。

二人当时想的问题是,中国下一个大机会在哪里?哪个行业能像通信一样从零开始大规模建设?“我们第一个看到的就是LED,后来我们又看到了新能源和清洁技术。”潘晓峰对《环球企业家》说。

彼时伍伸俊在麻省理工学院的论文题目就选择了LED,但他没有写技术,而是分析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在“一定要相信市场的力量”的指导下,伍伸俊开始倒推回来寻找可行的LED技术,于是他首先发现了有低成本优势的上游芯片公司晶能光电,然后他又投资了中游的封装公司易美芯光,以及做红光LED芯片的太时芯光,做下游LED散热的大连三维,做LED模块的晶和照明,以及将上述所有公司的产品集大成的系统集成公司SunSunLighting。

他相信未来5年这8家公司中一定会有一家脱颖而出成为一个百亿级的公司,“要么晶能光电,要么易美芯光,要么是SunSunLighting,然后他可以反过来把其他7家全部收购了。”伍伸俊说,LED行业的垂直整合是必经之路,要么从上到下,要么从下往上,“谁能垂直整合,谁就是大赢家,就是未来的GE。”

最近两年的形势的确让伍伸俊越来越自信,他说,没有人想到气候变化和全球能源危机会这么大,这让各国提前出台了禁止传统白炽灯销售的时间表:美国在2014年将全面禁止白炽灯的销售,澳大利亚的时间是2010年,日本是2012年,而这些数亿计的白炽灯的替代品,则全部是LED或OLED照明灯具(节能灯因为材料的有毒物质而不被鼓励)。

最近几年中国精英阶层的海归科学家纷纷愿意回国发展,也给伍伸俊的LED事业带来十分关键的支持。伍伸俊寻找的LED顶尖人才绝大部分都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高端研究机构和LED大公司。“天时、地利、人和的时间到了。”他说。

伍伸俊说8家公司还并不是他LED王国的全部,产业链更深处的关键设备制造将是他下一步的方向。有人说他做这件事太累,他说如果自私一点的退路是把它们全部卖掉,“卖几十亿美金,但这太亏了。”

这就像一场历史性的盛大宴会,伍伸俊分析了所有情报预见了它的发生,又蛰伏7年准备制作了大量必备的道具,只为最终出现在这个全球瞩目的舞台上。对于伍来说,这一切已经进入倒计时,但他仍显得有点慢了。比如,SunSunLighting和易美芯光都是在近两年刚刚成立,而其旗舰企业晶能光电虽然步入收获期,但从规模上仍落后于很多上市只差临门一脚的同行。这或许是完美主义者注定要面对的风险,他需要更快,也需要一点点运气。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银行
更多>>保险
更多>>中国人寿
更多>>专题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