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5年10月到2008年9月三年间,北京农商行存贷款余额增速分别较北京银行(601169,股吧)同业平均增速高出50和55个百分点,较全国银行业平均增速高出52和44个百分点,较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平均增速高出14和47个百分点。
谈起那三年的岁月,北京农商行内部一位人士称,那时的金维虹行长可谓意气风发。
但是,随着2009年骗贷案的爆光,随着金维虹的离去,北京农商行的“大跃进”时代走向终结。
理财周报记者采访了多位银行业内人士,他们对金维虹时代的北京农商行作如下评价:为抢占北京市场份额,金维虹主攻城区,用力在北京市内增加设网点。本应占领的、也有传统比较优势的农村市场被忽视。在这个过程中,风险控制跟不上发展的速度,问题和案件随之产生。
此外,为了实现三年目标,金维虹对支行负责人的考核标准很高。有些目标是在前一年的基础上翻番,完不成任务就撤换。一些支行负责人为达到目标而拼命寻找业务,风险意识淡薄,风险控制随之被忽视,更有甚者,在一些利益驱使下铤而走险。原商务中心区支行行长田军就是值得深思的典型案例。
金维虹时代结束,北京农商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一任董事长乔瑞和行长王金山汲取了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在北京农商行内部,“按规矩办事”这句话被反复强调。
北京农商行有关人士3月13日向理财周报表示,对于正在审理的王燕等金融诈骗案不发表任何评论。现在也不方便接受采访。这是上一任领导班子在任时发生的案件。新一任领导班子上任后励精图治,17项监管指标都已达标。
但是,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认为,北京农商行脱胎于农信社,本身内部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基础仍需加强。现在,大多数基层支行的一把手基于经营效益的考虑,追求规模扩张的想法还很多,所以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授信业务上。因此,结算等业务未得到应有重视。这样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日积月累,风险可能越积越大。
截至2010年年底,北京农商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为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