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航海日设立20周年的重要节点,也是郑和下西洋620周年的纪念之年。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和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之一的福建,拥有大陆海岸线3752千米,管辖海域13.6万平方公里、正奋力经略海洋,加速“蓝色引擎”,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潮起东南,向海图强。紧跟福建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强省,建行福建省分行将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列为全行重点工作之一,聚焦海上风电、海洋旅游、海洋牧场等重点领域,从机制优化、产品创新与科技赋能等维度,推出“海十条”特色金融服务举措,立体护航“海上福建”逐梦深蓝。截至目前,该行海洋经济相关贷款近1500亿元。 点亮“追风牧海”新图景 位于漳州市漳浦县的六鳌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不仅是全国第一个批量化使用国产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的项目,其通过将风机导管架与深远海养殖网箱相结合,开启“海上风电+海洋牧场”双规发展新模式,实现清洁能源与优质海产品的同步高效产出。其背后是绿色金融的强支撑——建行福建省分行为项目量身定制“碳减排再贷款+融资租赁+资金结算”等综合金融方案。 以一隅窥全貌,这只是福建推动海洋经济与绿色电力深度融合的生动一景。作为服务“海上福建”的金融主力军,建行福建省分行主动融入福建海上风电产业链的发展布局,持续加强与三峡风电、大唐风电、福能集团等重点企业的合作,支持兴化湾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平潭外海海上风电场项目等一系列海上风电项目;同时立足与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的合作,围绕海洋牧场上下游全产业链提供综合金融服务,重点支持海水养殖、水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特色产业发展,为涉海养殖生产相关企业及农户投放贷款超20亿元。 见证“港通出海”新速度 引进全国首台煤炭铁路装车楼自动化牵引电动拨车机,建成福建省首家港口“煤水循环分离回用系统”,码头泊位岸电全覆盖,从源头降低船舶油耗…… 近日,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通过现场评审,成为福建省首家获评“四星级”绿色港口的干散货公共码头企业。项目在建期间,建行福建省分行靠前服务,累计为企业提供固定贷款超1.4亿元,助力湄洲湾码头建设。 港口作为连接“海内外”的“大通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现今,福建万吨级以上泊位增加至208个,可停靠世界最大集装箱船、油轮、邮轮和散货船。建行福建省分行与福建港口集团的战略合作,发挥集团全牌照优势,与子公司联动,畅通项目贷款、中长期流贷、保债计划等信贷融资通道,助力集团下属企业的项目建设。 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港口建设”同向成长的,还有航运企业。兴通股份是国内散装液体化学品运输市场的龙头企业,建行泉州分行针对企业扩大绿色航运的资金需求,为其量身定制“固定资产+中长期流贷”的综合融资,助其提升高端化、绿色化航运能力,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助培“游岛玩海”新业态 从天湖草绿的嵛山岛,到追泪沐风的海坛岛,从文脉潮涌的湄洲岛,到金沙碧波的东山岛,福建省两千多个海岛,书写人海和谐的生态实践,掀起“游岛玩海”的打卡热潮。 紧跟福建滨海旅游产业发展脉动,建行福建省分行深化政银企协同,打出“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组合拳,共绘福建海洋旅游“景观图”。 支持海滨景观“串珠成链”。建行福建省分行依托信贷、债券、理财等综合融资,支持福厦高铁、沈海高速、福州滨海快线、湄洲轮渡等路通成网,创新推广“海域使用权”质押融资、“蓝碳贷”、碳减排再贷款等特色产品,支持平潭引水工程、东山渔光互补项目等生态治理。 加“数”海滨文旅乘“热”而上。建行福建省分行依托金融科技,运用现金管理、智能收单、聚合支付等数字金融产品,支持“畅游平潭”“石狮智慧停车”等智慧场景项目,同时,适配“清新福建·文旅惠民卡”建行支付满立减、“周五文旅节”建行生活消费券,主动为海岛民宿、海鲜餐饮等商户,提供“商户云贷”“善营贷”等普惠融资,助其提升运营能力,加大海洋旅游消费供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