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财经要闻 > 正文
中俄天然气付款方式待定 气价改革2015年调整到位
money.fjsen.com 2014-05-27 09:45:2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我来说两句

而中国读者更熟悉的“贷款换石油”协议,则是中方在双方交易尚未启动前,即支付给俄方一笔贷款,用于俄输油管道或相关油田的开发,“之后再以石油贸易量折抵此前的贷款。”

上述中石油人士认为,这两种方式对俄方来说,都是十分有利的条件,“尤其是在目前俄与欧盟因乌克兰问题发生矛盾,俄国内资本大量外流的情况下”,中石油无承诺预付费或贷款无疑是维护了中方的利益。

“由于2015年底气源地恰扬达气田和向中国输气的‘西伯利亚力量’管道才开始动工,因此中俄之间还会就细节进行磋商,不排除俄方会继续就这个问题向中方施压。”上述中石油人士称。

但是,中俄天然气供应的大局已不可逆转,中方获得了“在中国市场上是有竞争力价格”成为定局。

天然气价改2015年调整到位

事实上,在中俄天然气协议签署的背后,是中石油天然气发展战略的进一步提速。

据了解,受过去中国天然气价格政策的影响,包括中石油在内的石油央企常常坐失天然气和LNG的采购良机,致使石油央企们往往不得不成为“高价气的买单者”。

2005年前后,当国际天然气市场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时,国际气价开始快速攀升。“中海油和中石化[微博]都希望能够与国际卖家签署购气协议,但国内一些专家鼓吹石油央企垄断市场制造高价,导致这些央企都不敢贸然采购,坐失良机,看着国际气价从7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攀升至1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上述中石油人士坦言。

5月22日,周吉平即坦言,公司进口气去年亏损200多亿,随着价改的推进,特别是存量天然气的价格调整,进口天然气的亏损会进一步降低。他向与会股东表示,国内天然气价格改革将于2015年之前调整到位,到那时中石油进口天然气巨亏的局面将得到缓解,甚至彻底扭转。

据悉,根据2013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天然气价格改革的通知”,国内天然气将分为存量和增量两部分,增量气2013年即按照相关政策施行“新气新价”,而已签署供气协议的存量气,则按照“老气老价”原则逐步进行调整。

这意味着,2018年俄天然气抵达中国时,国内天然气价格全部按照“新气新价”原则向社会供应。

为了进一步满足市场的天然气的需求,中石油还在页岩气和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上下功夫。“初步实现了煤层气的有序发展,2013年实现8.6亿立方米的商品气量,计划2014年实现12亿立方米的商品气量。”周吉平说。

而在页岩气方面,他更表示,在四川、重庆和云南取得重要进展,页岩气开发最重要的是成本,公司计划不断通过技术、管理模式创新降低成本,达到商业化开发的要求。公司在积极引进国外技术,并不断自主化,取得较大进展。中石化取得较大成果,公司也在与中石化交流和探讨。

责任编辑:郑思楠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更多>>银行
更多>>保险
更多>>中国人寿
更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