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图片新闻 > 正文
80%高负债“红线”倒逼 中国建筑筹300亿优先股救急
money.fjsen.com 2014-05-28 09:11:3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我来说两句

该人士直言,作为解决国企债务问题的一种方法,将来料中字头的大蓝筹都会大量发行优先股。

此前,摩根斯坦利对中国企业杠杆率的统计数据表明,当前,中国国企现在的杠杆水平要高于美国和欧盟的次级投资等级“高收益”企业(即发行垃圾债的企业)。

“如果增发的目的是为企业筹集资金还债的话,二级市场上的投资者势必会理性地压低增发价格。而优先股的好处在于,它可以绕过二级市场,通过国企和机构之间的利益交换,筹集到偿债用的钱。”该人士称。

不过,陆玲玲表示,公司在首发优先股满5年起至全部赎回之日拥有优先股赎回权,考虑从第6期起优先股股息率增加2个百分点并保持不变,公司在5年后赎回的概率较大。

此外,由于优先股股东享有股息分配优先权,在完全派完优先股股息前不得向普通股股东分配利息。考虑到公司2011~13年普通股分红率分别为17.8%、20.2%和21.0%,公司每年按期足额支付优先股股息概率也较大。

负债逼近监管红线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建筑自2009年首次公开发行后,至今从未进行过权益性融资。而且,自公司上市以来,资产负债率也是逐年攀升,从2009年的69%,已大幅攀升至2013年的79%。特别是作为公司旗下核心业务的建筑业务,其资产负债率水平在2013年年末更是高达86%。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尽管较最高时期的水平已有所下降,但公司期末资产负债率仍高达78.67%。

此前,国资委对央企资产负债率规定为工业企业不得超过75%,非工业企业不得超过80%。显然,中国建筑的资产负债率已经逼近国资委的监管“红线”。如果这一水平得不到进一步改善的话,今后公司规模扩张将受到杠杆无法继续提升的限制。

而前述华南机构人士认为,在中国建筑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的背后,或与公司近年来业务结构调整有关。

“据我们了解,过去几年来,建筑行业都经历了一轮加杠杆的过程。特别是近年来在建筑行业兴起的BT业务,这些新扩展的业务都需要更高的杠杆资本投入。”该人士称,“由于BT项目整体的现金流是很差的,前期体现在企业报表上就是大量的长期应收账款。”

对此,公司董事、总经理官庆在今年年初提出了两个方向:一是加速投资业务回款,改善企业现金流,从而加速总资产的周转速度;二是融投资模式创新,探索信托、基金等创新融资模式,实现资产负债出表。

陆玲玲也直言,公司此次发行优先股融资,就是为了降低资产负债率,有助于公司提高信用评级,降低负债成本。

责任编辑:郑思楠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更多>>银行
更多>>保险
更多>>中国人寿
更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