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海峡财讯 > 正文
晋江:就地就近城镇化,宜居宜业更宜人
money.fjsen.com 2014-09-29 08:34:40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9月29日讯(本报记者 刘益清 林剑波)

在晋江这个过去城乡厂房林立、住房拥挤的城市,经一波新型城镇化的革命,厂房、住房和各种公共设施各归各位,井井有条,短短几年间,一个更宜居更宜业的新晋江,呈现在人们眼前。

一位曾想把公司迁往外地的海归博士,亲历晋江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变化,改变了主意,决定扎根晋江。那么,晋江新型城镇化,究竟新在哪?

集约节约用地样本

晋江,面积不到650平方公里,经济总量居全省县域之首,推进新型城镇化,地从哪里来?

“40%土地用于公共空间建设和生态养护,基础设施建设、拆迁户就近安置用地各占13%,5%用于民生设施和文化建设,真正用于商住开发的用地面积约占29%。”近日,在梅岭街道,晋江市国土资源局规划与建设用地科科长吕少欣说,梅岭组团在不增加原有土地面积的基础上,合理布局了绿化、居住和商业用地,建筑密度由16.27%降至10.42%,容积率由0.4提高到1.57,以前可容纳2万人,现在多达25.6万人,成为当地“九大组团”中集约用地的典范。

晋江市委书记陈荣法说,城镇化建设伊始,晋江就注重优先考虑集约节约用地问题。为保障土地有效供给,当地2010年完成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2年完成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升了“严控总量、优化布局、综合整治”的管理水平,增强了对土地资源的管控性保护、建设性保护和激励性保护。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晋江进行组团式拆迁改造,实现就地就近城镇化。为推进融合发展,晋江实行“三个集中”,即引导工业企业向开发区(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减少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随意性。目前,该市完成园区、工业集中区项目报批2.1万亩以上。仅染整行业,就有28家企业入驻专业园区。

此外,通过出台工业用地规划指标调整、标准厂房建设等专项政策措施,引导企业有效利用地下空间和现有土地、厂房就地改扩建,淘汰落后产能腾出发展空间。2013年以来,该市以二次开发、腾笼换鸟等方式,盘活1万余亩土地资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再造广阔空间。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林萍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更多>>银行
更多>>保险
更多>>中国人寿
更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