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财经频道 > 旧栏目 > 省钱攻略 > 正文

房贷咋贷更省钱

2014-11-05 08:35:08  来源:长春晚报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林萍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10月末,继国家出台房贷新政后,长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也发布了《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放宽了首套房认定和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条件,提高了贷款额度上限,让许多准备买房的市民心动不已。那么,新政策为每个买房者都带来了什么样的优惠呢?申请、偿还房贷又要注意什么呢?在买房前,还真得多了解了解新政策下的一些房贷知识。

首套房认定:

改善型住房vs婚房,咋定?

准备买房或买过房的市民大多都知道,购买首套房不仅有机会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还可能争取到房贷利率优惠。可是,如果家里要购买改善型住房,或是小两口打算买婚房的话,还能有机会享受到这些政策吗?

“根据新的政策调整,对购买第3套及以上住房的职工家庭,才不予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而对拥有1套住房的职工家庭,如果是全款购房或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则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时,还会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长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住房公积金热线的客服代表说。也就是说,家里买过1套房,现在为了改善居住条件想买第2套房,只要现有的这套房是全款买的,或是贷款已经还清,那么不仅可以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还能继续享受首套房贷款政策。

该客服人员还告诉记者,首套房认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如果市民要购买婚房,婚前和婚后的情况是不同的。比如未婚夫妻名下都有1套房且房款已结清,婚前由其中一人买婚房,则算作二套房,仍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而婚后再买房,就是家庭第三套房了,不能再申请公积金贷款。

贷款利率:

公积金贷款vs商贷,差多少?

根据长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规定,个人住房首套房申请公积金,5年以下年利率为4%,5年以上年利率为4.5%,相比商业贷款是较低的。

“目前国家房贷的基准利率是6.55%,不同银行在执行时利率可能会上浮10%到30%,而且我们对各个楼盘的贷款利率是不一样的,但无论如何,跟公积金贷款比,利率确实是高一些的。”长春市工商银行某支行的工作人员说。

而对于众所期待的首套房利率优惠,虽然房贷新政有“贷款利率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的规定,但记者询问过5大国有银行和其他几家银行后得知,长春市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家银行的利率优惠达到这个0.7倍的下限。即使部分银行有优惠,也多为基准利率的0.95倍或0.9倍,而且要根据客户情况有差别地执行。


公积金贷款:

利率比商贷实惠最高限额80万元

虽然利率比商贷实惠,但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买房,是有一些限制的。不过,在政策出现新的调整后,申请贷款条件、贷款最高限额等方面的限制已经放宽了。

“申请贷款所要求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时间缩短了,现在只要职工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6个月或以上,就可以申请公积金贷款。”长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同时,最高贷款额度也有了较大变化,新建商品房贷款单笔最高贷款额度由60万元提高到80万元,二手房最高贷款额度则由50万元提高到70万元。“夫妻二人共同贷款的情况下,贷款限额按主要贷款人的情况核算,谁的公积金缴存时间长、还款能力强,作为主贷人就可能得到更高的额度。”这名客服人员表示说。

业内

先商贷再提公积金还款比较合适

“因为利率低,我买房时想申请公积金贷款,但我能申请到的贷款额度不够,余下的想要用商贷补上,可银行说,现在还不能办理“组合贷”,结果只能全靠商贷。”市民李先生反映说。由于公积金贷款有额度限制,对大部分买房者来说,申请公积金贷款加上商贷的“组合贷”,再优先偿还利率较高的商贷,也许是最合适的,但在申办时却遇到了困难。

“‘组合贷’的方式理论上是存在的,但目前在长春执行起来难度很大,大多数银行都不会受理,我们的市民要买房,要么选择公积金贷款,要么选择商贷。”长春市工商联房地产中介服务行业商会会长王义全表示,虽然公积金贷款比较实惠,但在公积金贷款额度不足的客观情况下,还是采取商贷买房,再提取公积金还款的方式比较合适。

对于用公积金贷款方式买房的市民,王义全会长还指导道,公积金贷款是有年限的,与房龄、年龄、国家法定离退休年龄等具体情况有关,一般房龄越长、年龄越大,退休越早,贷款年限越短。因此,在夫妻二人申请贷款时,应该分别看一下两个人的情况再选择主贷人,以便申请到最长的贷款期限。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银行
更多>>保险
更多>>中国人寿
更多>>专题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