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我刺杀朝鲜领导人金正恩?”
“没错。”
美国脱口秀主持人大卫·史凯拉克和他的制作人亚伦·拉波波特得知现任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是他们的节目《今夜胡闹秀》(SkylarkTonight)的粉丝,于是他们决定采访金正恩。不过在他们准备踏上朝鲜土地的时候,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莱西特工却找上了门。
为了便于政变,莱西特工征集他俩使用含有蓖麻透皮贴片去暗杀金正恩,于是便有了上述对话。
在莱西特工的描述中,朝鲜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国家。金正恩的子民对他百般信服,包括相信他能和海豚说话,或者他不大小便”。
在特工行动中,最终导弹击中金正恩所坐的直升机。
在全球范围内,这段内容的视频正在广泛传播。
这是索尼影视娱乐有限公司制作的动作喜剧片《INTERVIEW》(《采访》,又名《刺杀金正恩》)里的桥段。由于刺杀对象的特殊性,围绕这部影片的诸多细节,正演变成一出罗生门。
火爆的烂片
严肃地说,这是一部“烂片”,《华尔街日报》说,“这电影从头看到尾就是一场折磨”
2014年12月25日,圣诞日,《INTERVIEW》在美国公映。
这部最早定于2014年10月10日上映的影片在更改放映计划后只出现在美国300多家独立院线,当日票房超过100万美元。
不过根据索尼影像娱乐公司与多家网络媒体达成的协议,在公映前一天即12月24日,人们可通过GooglePlay、Youtube与微软[微博]XboxVideo,以及特别为这部影片成立的网站seetheinterview.com支付5.99美元观看这部电影,也可以用14.99美元购买HD版本永久收藏这部话题巨作。
与此同时,该电影盗版在网络上流出,仅仅两天,下载量超过150万次。
在eBay[微博]上,《INTERVIEW》的海报价格甚至跟着水涨船高,通常一幅电影海报大多叫价15美元上下,但《INTERVIEW》的原版海报被视为颇具收藏价值,最高已喊价到840美元。
看过这部电影的影迷对其评价,两极分化。一部分人认为这并不是对谁的严重攻击,这只是搞笑影片,很有趣,但有一些人表示“太令人失望”。
不少影评人把《INTERVIEW》评价为一部“低俗喜剧”。《好莱坞报道者》的影评人直言“这部电影就像是《周六夜现场》里再平庸不过的一段小品”;《娱乐周刊》的看法也不算积极,“很遗憾地说这部片子的讽刺性根本不够强,笑点都在没完没了的基友荤段子上。”观点最狠的要数《华尔街日报》,“这电影从头看到尾就是一场折磨”。
即使与朝鲜处于敌对状态的韩国观众也批评这部片一文不值。该片目前在知名影评网站“烂蕃茄”上仅得50%(满分100%)的影评评分,属于普通烂片。但正如一名用户在网站的留言:“这部片好坏与否不重要,而是没看就落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