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资金比喻成一艘帆船,银行是船,投资是帆,保险是救生圈;三者都是投资理财的方式,各自发挥的作用不同,是一种互补。”--太平人寿福建分公司总经理王平。
保险从业观:当成信仰
1994年,一位年仅22岁的陕北青年大学毕业后,只身来到深圳开始了保险职业生涯,从最基层的营销业务员做起,没有回头,一直走到现在。他就是目前太平人寿福建分公司的掌舵者--王平。
“保险行业压力非常大,如果没有把保险当成一种信仰,很难坚持下来。”王平表示,“在您递名片时,很多人一看到是保险公司,直言您们那个行业……”客户不仅仅是不理解,甚至是指责。
“我在这个行业做了十九年,算是国内做个人营销最早的一批保险从业者。这么多年来,我越做越有信心,很多人会觉得保险是骗人的,会质疑,会有成见,甚至认为社会地位不高,会退缩,我不会。因为保险有别于其它,是无形的商品,在人的一生中间,一定会用到,但又好像不是眼前最急迫的。保险是人类应对风险最有效的一种科学制度,由于其它商品的特殊性,客户多会在自己最有能力去准备的时候没有认识到保险的重要性,甚至是抗拒。但我们是专业人士,我们有这个责任和义务,耐心地讲解和告知给客户,把保障和安心送给千家万户,而不是留下一个又一个的遗憾。即使现在要我去拜访客户,我的内心也依然感觉到很充实,我把保险当成信仰,因为这是一种无言的大爱,是大慈善的行业。”王平毫无避讳的谈论着,言语间带有陕北人特有的开阔和爽朗。他认为,与客户谈业务,既要了解和满足客户需求,又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只要把服务做好,客户自然会首先想到你。
如果不是把保险当成信仰,有什么理由能让一个人坚持近20年呢?信仰的坚定与否,取决于对行业前景的认同与否,心态的正确与否等等。王平认为:“保险从业者,首先要相信保险行业的巨大前景。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一旦遇上就要抓住,抓住了,您人生会发生意想不到的转折。近年来,保险业巨大的变化莫过于监管重拳整治市场秩序,清理寿险销售误导、电销扰民和车险理赔难题的等,保监会的这些举措推进了保险市场进一步规范化,大大改善了保险业在广大市民心目中的形象,影响力的提升也使人们进一步加强风险意识。从逐年递增的国民保险深度、密度以及与发达市场的巨大差距可以看出,保险也在中国是非常有活力、有前途、有潜力的新兴朝阳行业。二是选择信任的公司。在选择想要进入的保险公司时,一定要了解公司的经营和文化理念,要抱定与公司一起成长的信念,选择能给您信任感的公司,选择能让您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公司。尤其是对保险营销,它是一个需要热情、激情、感情、全身心投入的一项事业。只有您相信了、投入了,您才能从中有所收获。”
保险消费观:回归保障
保险的本质就是保障,这一点在大多数民众的眼里,目前还很难被认同。相当一部分人把买保险和做投资等同起来,这是一种极大的错误。投资的目的是追求回报,而买保险的目的是追求一份保障,或者说是对亲人的补偿。
买保险,还是应该回归保险的本源。在您年轻的时候,拿出一点钱,等您老了,就可以用保险抵挡风雨。保险的作用就是保证您和您家人的生活水平不下降。
保险最基本的功能是保障,是救生圈;试想,没有救生圈的保护,遇到风浪怎能应对?而有救生圈得以救生,人生才能重新启航。
在王平看来,保险可以分三个层次,一是健康,二是养老,三是投资分红。在他的团队里,他要求业务员销售保险,一定要解决客户的保险意识这个问题。保险和其他的产品不同,它是无法体验和尝试的,如果观念没有打通,保险买的不情不愿。本来是在为客户做家庭投资理财,可是客户却觉得是在卖业务员人情,这就是没有保险意识。而很多时候,当客户最需要保险,最有意识的时候,恰恰是没有能力买保险的时候,比如老了,生病了,事故发生了,等等。“您有条件选择的时候,您没有这个意识,当您有这个意识的时候,您已经没有能力了。所以,我觉得我们作为保险的专业人士,应该要有责任感去宣传这个意识。”
保险管理观:注重文化、人才、制度建设
文化为先。建设先进的保险文化对于保险企业把握战略机遇期、推进科学健康发展意义尤其深远。王平表示,保险是人力密集型的行业,人文地域对企业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必须尊重和融入地域文化。当前,保险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加快建设诚信合规经营的企业文化,牢固树立以消费者利益为根本的价值观,正是保险业当前最迫切的发展要务。培育具有时代精神的先进保险企业文化,提升保险企业文化“软实力”,以文化“软实力”落实转型发展“硬道理”。企业文化作为“软实力”在保险企业发展过程中无疑拥有更强大的渗透力、传播力、凝聚力、能动力和创造力。
人才为基。以人才队伍培育为根基,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机制;引进新鲜血液;关注内部人才梯队建设,畅通人才成长之路;注重培养各类管理、营销等专业人才和后备干部,形成能够激发人才创造活力、鼓励人才干事创业、畅通人才成长路径的机制保障。打造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综合素质过硬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要有一股昂扬向上、奋发进取、“有激情、在状态”,属于中国太平人特有的精气神。
制度为本。以制度为准绳,牢固合规意识,符合行业监督要求。 “快速发展和合规经营并不是矛盾体,而是保障和前提。”王平表示, 长期以来,太平在探索具有自身特色打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国际化标准,把现代企业制度与自身特点结合起来,努力为客户和社会创造价值。
太平人寿福建分公司: 如何再上一台阶?
今年前三季度,太平人寿福建分公司实现总保费收入10.06亿元,同比增长92.5%;个险新单保费2.18亿元,同比增长187.3%;市场份额实现翻番增至5.4%;个险人力增速123%。这无疑是一份非常不错的“成绩单”。“太平人寿福建分公司在总公司、福建保监局的指导和带领下,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稳定功能,支持福建海西经济发展。”王平表示。
对于太平人寿福建分公司未来的发展,其认为,首先是做好内勤员工尤其是骨干队伍的培养,“建设一支好的干部队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可靠保证”,也是企业成功的三大重要因素之一。并且以产品创新、服务模式创新为创新突破项目,为公司整体经营管理上层次提供新动力,树立全员成本优化意识、提高合规管理水平以实现公司各项指标健康成长。
1、产品创新。费改新政为保险公司根据自身业务发展战略退出费改新产品提供了新的机遇,太平人寿也在今年四季度适时向市场推出了首款费改新产品“太平福利健康保障计划”,推出的预定利率3.5%的重疾保障分红计划,涵盖50种重大疾病保障,并将业界对客户的原位癌除外责任变为额外责任,额外增加20%保额的原位癌给付(由于多发等因素,原位癌在同业基本上不属于重疾保证范畴),作为首家中管保险单位推出市场化利率的保险产品,进一步彰显太平的业务发展是追求以客户需求为向导的成长自信。
2、服务创新。目前公司正在积极推广先理赔后审核项目,太平人寿是独家真正对代理人进行理赔授权的保险公司,这既让客户享受到优质快捷的理赔体验,也让太平的代理人具有更强的服务能力,更具行业竞争力。进一步开展捐书与健康讲座等客户服务节服务项目,续提升项目开展的深度与广度,通过95589统一服务热线及统一短信平台、官方微博平台,让更多的客户与广大市民感受到太平人寿传播的“保险让生活更美好”的健康关爱理念。
3、健康成长。公司健康发展不仅是业务规模的逐步成长,还意味着完善的内控制度、依法合规经营、成本结构持续优化,业务成长、经营管理、合规内控三方面同步上层次才是健康成长的公司。福建分公司多年来业务品质持续保持优良水平,个险、银保保单继续率持续达成“四九”,未来公司也将继续从业务源头抓起,抓好各个环节的销售、服务品质,推进高内涵价值服务、高品质业务的持续增长,不断提升盈利能力。依法合规是保险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分公司将继续从上至下、由内至外做好合规培训,在每一个原公司心中根植“主动合规、人人合规”的合规文化,通过开展各类自查自纠工作、查缺补漏,建立风险防范长效机制,确保公司合规经验、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