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将业务搬到网上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他们的投入和产出短时间内无法形成正比。此外,券商业务互联网化虽然打开了很大空间,但要想马上取得突破性成绩并实现盈利,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从现有的信息技术角度来看,券商要想通过互联网思维真正服务客户、留住客户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将金融机构保守的风控文化与互联网企业激进的进取文化相融合。”深圳某券商零售业务负责人表示。
以客户网上自助开户为例。客户虽然可以坐在家中轻按鼠标便能实现证券开户,但网上操作流程极为繁琐复杂,很难让客户得到良好的客户体验。一位在网上开户的客户称:“走完网上注册流程,要耗费大半天的时间,还不如去营业部现场办理来得轻快,客户体验太差了。”
“自助开户要填写那么多表格,同时还要做实时视频认证,面对如此繁琐的开户流程,券商想把用户体验做好都难。”李永红称,证券公司往往把风控放首位,在注重合规的同时,又要规模化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是当前券商把业务搬到互联网上的难题之一。
由“虚”入“实”
“当前券商网上金融商城最大的问题是在同质化竞争中,怎样将原有实体客户吸引到互联网中,为网站导入长期有效的客户访问量及销售量。” 前述电子商务部人士称,一个网站如果没有客户大量的访问,没有很好的客户体验一切都是徒劳。
“在目前阶段,券商只是将互联网作为业务的一个销售平台。”李立称,证券行业做互联网业务主要有三个层面,第一层就是简单地将传统业务搬到网上来实现;第二层是向综合理财或综合性投资方面发展;第三个层面就是运营层面的。目前许多证券公司都已经完成了前两个层面,第三个层面则还在试水阶段。
在李立看来,证券行业如果向第三个层面发展,就是把更大范围的应用或者业务搬到网上来做,针对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产品,这就进入到更深的一个层次。
券商把业务搬到互联网,主要目的是唤醒其存量客户,增大存量金融客户的金融需求黏性。同时,还要给增量客户一次使用后留下深刻印象。在此过程中,上手快、体验佳就是互联网券商的主要诉求。
“目前券商网上商城提供的大都是标准化金融产品,在个性化金融产品制造环节不具备竞争力。”中金公司研究报告中提到,互联网在替代传统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职能方面还存在局限,打造合理的金融生态成为关键。
东方证券非金融行业分析师王鸣飞指出,未来券商的竞争力更多是表现在通过大数据的服务和挖掘,简化业务流程,有针对性地为客户推送客户想获取的产品信息、产品组合,实现更好的适当性销售。
马刚在阐述君弘商城的服务理念时称,金融商城不是金融超市,不是一个简单堆砌商品的平台,而是把“证券公司最具专业性的服务力量移植到互联网综合金融平台上”。
宏源证券研究所所长易欢欢也曾提到,未来标准化、规模化的服务将采取纯线上模式,而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将采取线上和线下,即O2O模式。对于金融企业来讲,拥有数据的规模、灵活性,拥有收集、运用数据的能力,将决定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数据将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