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财经热点 > 正文
业内称2月230亿贸易逆差系引发人民币中间价大跌罪魁祸首
money.fjsen.com 2014-03-13 09:06:40   来源:华夏时报    我来说两句

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的经济学家安德鲁·波尔克连呼,他绝对没有想到结果会这样糟;尽管之前,他已经预计到中国2月份出口会疲弱。

7.5%、10年新低的年度外贸目标刚一落地,2月外贸数据就出现了跳水,近23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更是创下了近10年来的第二高度。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月出口同比意外大幅下降18.1%(按美元计价),远远低于预期的增长6.8%;进口同比增长10.1%,则高于预期,贸易逆差的规模为229.8亿美元。就在1月份,出口增长还高达10.6%。

海关总署副署长吕滨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2月出口大幅下滑和春节有关系,各个进出口企业的计划安排和平常不同。全国政协委员、国研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小济也对本报记者表达了相似观点。

不过,有研究机构认为,主要原因可能和外需乏力、热钱退潮等有关系;在节日因素过去后,外贸也很难快速乐观起来。而一个现实是,外贸企业似乎并未从人民币贬值中得到什么好处,受订单和缺工双重夹击,生存仍很困难。

巨额逆差的逻辑

229.8亿美元逆差是什么概念?过去10年中,仅2012年出现了一次高于这个数据,当年的2月份逆差为315亿美元。

“个别月份出现贸易逆差并不奇怪,特别是春节因素往往会导致这个现象。”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回应称,加入WTO以来,2003年1月和3月、2004年2月、2010年3月、2011年2月、2012年2月、2013年3月均出现过明显的月度贸易逆差加大现象。

记者了解到,中国今年春节长假自1月31日开始,较去年提前了8天。按照“节前赶出口,节后赶进口”的规律,企业将本应在2月出口的商品提前至了1月。

张小济表示,2月外贸走低是由于春节因素,这是我们国家的一个特殊情况,到底外贸情况怎么样,要从整个一季度来看。研究机构则认为,春节因素确实是2月出现巨额逆差的原因之一,但并不是全部。

国金证券[-6.57% 资金 研报]表示,2月出口断崖超出节日因素的解释范围,是外需乏力、热钱退潮、监管调控等因素共同导致,即便3月有所回升,一季度出口也将低增长。

海通证券[0.33% 资金 研报]也表示,2月我国出口同比意外大幅下降18.1%,春节因素是部分原因,但前两个月累计降1.6%,可能出现失速风险;2月出现230亿美元巨额逆差,或反映有热钱流出迹象,会增加汇率贬值压力。

责任编辑:陈诗逸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更多>>银行
更多>>保险
更多>>中国人寿
更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