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3月19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潘园园 通讯员 曾咏发) 减排任务不达标,环保再亮“杀手锏”。记者18日从省环保厅获悉,因减排任务未完成,闽清县、莆田市荔城区、福鼎市和厦门水务集团被环保部门亮出“红牌”,实行环评限批“一票否决”,这意味着,所有相关建设项目将不得上马。
2013年,省环保厅对污染排放量大、减排任务重的19个县(市、区)实施重点减排县单列考核,经年终核定,16个县(市、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但闽清县、荔城区、福鼎市等3个县(市、区)未完成2013年度部分指标的减排任务,集美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责任书项目未按期落实。
其中,根据福州市与省政府签订的责任书,2013年底前闽清县所有建陶、陶瓷制品应全面实施煤改气工程。然而,虽然被多次通报约谈,闽清县煤改工程推进仍严重滞后,至今未完成,导致该县污染物二氧化硫未完成2013年度减排考核。
荔城区被限批,则是由于两项水指标化学需氧量、氨氮减排未完成。据了解,荔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2010年10月建成投运,已运行3年以上,但至今污水管网配套及雨污分流工作严重滞后,进水浓度低、出水总磷长期超标,城镇污水处理厂长期低负荷、低浓度运行。与此同时,一半以上生活污水未经污水处理厂处理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经相关部门多次督查督办,均未取得有效进展。
福鼎市由于龙安、文渡集控区煤改工程推进严重滞后,全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均未完成年度减排任务。
由厦门水务集团负责建设的集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是国家下达我省2013年度责任书项目,要求2013年底建成并投运。虽多次通报约谈,工程进度仍严重滞后,截至2014年2月,尚未安装处理设备,未能通水调试,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实行阶段性环评限批和经济约束政策。
记者手记>>>
限批是重拳更是警示
区域限批是目前体制下环保部门行政干预的最高权限,也是最有力的“杀手锏”。这种“刮骨疗毒式”惩罚手段对一个地区的影响会很大,对其他地区更是一个警示。
打个比方,一个企业家为了忙事业忙赚钱,每天奔波应酬,结果导致大病。医生开出诊断建议“停止一切工作,卧床休养三个月”,医生的一纸限令让企业家的事业遭受打击。他开始反思:早知应对身体好一点。显然,环保部门开出的一纸罚单,也会让地方政府如此备受煎熬。
生病了被迫休养不该怨医生,而应该问问自己:如果平时不注重保养身体,最后岂不是“人在天堂,钱在银行”?
同理,区域限批亦让地方政府反思:不保护环境,盲目发展又有何意义?
停下来,是为了看清未来。对地方政府而言,只有更积极地谋求转型升级之路,告别高能耗高污染粗放型发展模式,未来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