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财经要闻 > 正文
降税降息降准 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money.fjnet.cn 2014-07-15 09:27:38   来源:中国证券报    我来说两句

中国经济仍有较快增长潜力

目前经济增速的下滑源于我们对经济速度的轻视和投资的偏见。有些观点把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归因于我国经历30年快速增长后的潜在生产能力的下降。这是经不起理论和实证检验的。从理论上看,决定潜在生产能力的关键要素是制度、资本、劳动力、技术等变量。如果我们把潜在生产能力定义为Ga,制度变量定义为F,资本定义为K,劳动力定义为L,技术定义为T,则我们可以把潜在生产能力表述为以下函数形式:即Ga=F(K.L.T)。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所有这四大变量我国都存在优势。

(一)中国经济较快增长的潜力仍在

未来一个时期,中国仍然具备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潜力。一是储蓄资源丰富。我国储蓄率长期高于投资率,2012年我国储蓄率为50.1%,比投资率高2.3个百分点。2013年中央银行持有3.88万亿美元储备资产,占中国对外资产的65%,多为收益率较低的美国国债。同时,外国对华投资多为收益率较高的企业投资。高储蓄本是经济增长的宝贵财富,但未能发挥应有的价值,反而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情况突出,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如果将宝贵的储蓄资源利用足、利用好,必将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

二是劳动力资源丰富。近年来有关中国人口红利拐点的讨论越来越多,有专家认为随着人口红利的终结,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将不可避免地下降。这种观点忽视了三个问题。首先,虽然2012-2013年中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出现下降,但2013年末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仍有91954万人,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资源仍然丰富。目前劳动者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并存,说明中国劳动力总量并不短缺,而是存在结构性矛盾,这可以通过结构调整进行化解。其次,人口红利不仅包括人口数量的红利,还包括人口质量的红利。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覆盖面的提高,中国劳动者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人口质量的红利将逐步显现,可以为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第三,中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第一产业人口向二、三产业转移的空间巨大。根据世界银行数据,美国、日本、法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分别为1.6%(2010年)、3.0%、2.9%(2012年)。按2012年劳动力总量计算,如果中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比降至美国水平,可以释放劳动力2.4亿人;降至日本水平,可以释放劳动力2.3亿人;降至法国水平,第一产业可以释放劳动力2.3亿人。而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的劳动产出比差4-5倍。

三是市场潜力巨大。2013年,中国人均GNI为6560美元,已步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仍远低于世界人均10564美元的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12.2%,日本的14.2%。中国仍是中等收入国家,提升收入的意愿强烈,空间巨大。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3.7%,不仅低于高收入国家超过80%的城镇化率,也低于与中国发展阶段相近的上中等收入国家60%左右的平均城镇化率水平。我国城乡收入相差3倍,以2012年数据资料进行估算,我国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约有1350万人从农村到城市,带动居民消费支出增长1.01个百分点,带动投资增长1.9个百分点。

四是改革红利将持续助推经济增长。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例如,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分税制改革等,使资源配置不断优化,促进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例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改革加快了工业化进程,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生产效率更高的工业,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新一届政府成立后,从取消和下放334项行政审批事项,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再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覆盖,伴随改革的推进,都是新气象的出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设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6.71%,增速比去年同期高8.41个百分点,社会投资和创业热情迸发。这表明,制度改革只要有决心、有力度、有韧劲,它所释放的制度红利将是巨大的。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林萍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更多>>银行
更多>>保险
更多>>中国人寿
更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