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财经要闻 > 正文
降税降息降准 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money.fjnet.cn 2014-07-15 09:27:38   来源:中国证券报    我来说两句

(二)把潜在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需要重视投资的作用

投资在当期是需求,在未来是供给。从经济的即期平衡看,高储蓄要有高投资的配合,才能使经济总量平衡,良性循环。如果投资低于储蓄,经济就会出现下行压力,步入收缩性循环。我国2009年以来的经济运行就是这种情况。2009年投资拉动经济增长8.1个百分点,此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降低,2013年为4.2个百分点。对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GDP增速,可以发现两者的走势高度一致。2014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7.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同期GDP同比增长7.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从长期看,投资是未来的供给,是实现我国从人口红利向人口负债转化,实现我国人口代际平衡的最好方式。一般来说,人口红利对应人口负债,二者的平衡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传统平衡方式,即养儿防老;另一种是把人口红利储蓄借给外国,形成外汇储备和国外投资;第三种是将国内储蓄转化为国内投资,最大限度地促进储蓄充分有效地向投资转化,即通过投资形成资本存量,增加未来的供给,为人口老龄化做准备。因此,无论是从即期还是从远期来看,我们都应充分重视投资的重要性。

(三)目前我国既有投资能力,又有投资需求

我国当前的“产能过剩”是相对过剩,主要原因是需要扩大投资的领域投资不足,没有把宝贵的产能资源利用好。一是我们对投资领域和投资主体的限制太多,不少利润率高、供不应求、消费者(或服务对象)需排队等待的产业,如医疗、卫生、教育、金融等行业,禁止或限制民间资本进入,导致竞争性行业和非竞争性行业冰火两重天。二是在部分民间资本不能或不愿进入的领域,如城市地下管网、保障性安居工程、节能环保、农业水利、农村道路交通、公共配套设施、中西部铁路等,政府投资还不能满足需求。三是宏观调控政策波动大,形不成完整的投资周期。2009年的“四万亿”刺激由于实施方式的突击性和行政性,大幅扩张了竞争性行业的产能,但随后从2010年开始的紧急刹车又使投资周期被人为中断,留下后续资金不到位,项目产能形不成等一系列问题。

我国不但有巨大的投资空间,也有足够的投资能力。近年来,随着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医疗、失业、养老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建立,以各种基金、保险形态存在和累积起来的储蓄资源数额非常庞大,如2013年,全国住房公积金积累结余3万亿元、社保基金1万亿元,目前我国近4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万亿元的外汇储备中有相当部分也是通过贸易顺差而累积起来的储蓄资源,这些资金都是可通过各种有效手段用于长期基本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工程、环境改善工程等项目建设的资金来源,如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好,我们可以发展得更快,也可以发展得更好。

(四)扩大投资要加快金融和投资体制改革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完善金融体系及其功能,充分发挥金融在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过程中的效率。如针对我国储蓄率高、长期储蓄资源丰富的特点,应开发利用长期投资工具,如发行30-50年期长期国债、地方债等融资工具,使各种长期储蓄都能配置到长期基础设施建设中去。

加快投资体系体制的关键是打破投资壁垒,坚持机会平等、权利平等、规则平等,放宽市场准入,增加投资主体,开放投资领域,拓宽投资渠道,完善投资环境。简政放权,降低制度运行成本,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林萍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更多>>银行
更多>>保险
更多>>中国人寿
更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