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信骗子之言 开户留他人手机号10万被预约转走
对此,银行工作人员向导报记者提供了林先生三次到柜台办理业务的视频对话。视频中,8月13日,办理业务时,林先生频频使用手机通话,这让工作人员起了疑心。工作人员提醒,将预留手机号码设为他人的,十分危险,并讲述了此前一些快捷支付平台被骗的案例。
银行工作人员称,林先生隐瞒了办卡的实际用途,称“借别人用一下,到时候会改回来”。而8月14日,更改信息时,银行工作人员也曾提醒林先生,“要是不放心,可以注销”。
不过,针对预约转账功能的风险提醒,银行工作人员并没有提及。
律师说法
若认为银行有责任可起诉
碰到类似事件如何维权?昨日,导报记者咨询了北京盈科(厦门)律师事务所毛汉青律师。他建议,如果当事人认为银行有责任,可以去法院起诉。
毛律师认为,银行账号、密码及预留手机号是个人网银最关键的安全防线,本案当事人被人诈骗的最直接原因还是轻信他人,不仅将账号密码告诉对方,连预留手机号码都设为他人手机号,导致对方掌握了网银的全部权限,利用网银的预约转账功能实施了诈骗。
毛律师表示,对于这种新型的诈骗方式,银行应当做好相应的风险提示,以避免用户上当受骗。另外,提醒市民不要轻信他人,要通过正规渠道向银行核实,绝不将账号、密码、预留手机号码等透露给陌生人。
责任编辑:陈诗逸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