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互联网金融 > 正文
P2P网贷的2014:监管空白下的繁荣与泡沫
money.fjsen.com 2014-12-15 09:39:55   来源:证券日报    我来说两句

贷帮宣布“不兜底”

“去担保化”惹纷争

进入2014年年底,贷帮网合作机构前海租赁批量出售的债券项目出现集体逾期,至今仍有1280万元资金尚难知晓流向,随后平台负责人公开发表“不兜底”言论,一时之间,P2P借款发生坏账、逾期之后,平台是否应该“兜底”引起了业界的广泛争议。

现今的股票市场已经初步培育了投资者风险自担的意识,但P2P行业依旧还是没能成功,刚性兑付已成为了行业继续发展的瓶颈。

今年以来,P2P平台频频出现项目逾期,尽管不少平台负责人坚持通过担保公司或平台自身实力来进行兜底,但大额坏账事件的曝光也令投资人对P2P行业担保能力产生质疑。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尽管P2P平台定位信息中介,但同时却不断为坏账项目买单,令平台频频陷入刚性兑付的困境,不少平台已经开始尝试“去担保化”,但真正实施落地却异常艰难。

目前来看,P2P平台往往采取两种方式来承担信用风险:一是凭借自身风控能力进行本息的全额担保,二是引入外部机构进行担保。当前,P2P担保思维依然沿用传统银行的方式对投资者进行“兜底”,即便发生逾期,也是由平台或者通过不断发标来进行填充资金坑,或者外部融资金额进入以承担坏账。

今年7月份,银监会创新监管部官员提出,P2P机构应当明确定位为民间借贷的信息中介而非信用中介,同时P2P平台自身不得进行担保,不得承诺贷款本金收益以及不承担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透露,由于陆金所规模快速扩张,曾经为其担保的平安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即将触碰担保额度为注册资本金10倍的杠杆红线,因此,陆金所早已在酝酿“去担保化”的实施。

中投顾问咨询顾问崔瑜对本报记者表示:“P2P平台风险逐渐暴露,作为信息中介而非信用担保中介,P2P平台去担保化势在必行。但是如果现在楼市,一方面会降低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会阻碍平台和行业的发展、成长。P2P要实现去担保化,还需要完善相关法律,加强平台风控,强化项目信息披露等。”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林萍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更多>>银行
更多>>保险
更多>>中国人寿
更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