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监管政策“剧透”
“看戏”要等2015年
随着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关注度日益增加,P2P网贷行业一日千里,同时各种风险问题也不断显现,到底该如何监管,该怎样监管,一直是业内争论不休的话题。
据最新传出的消息称,P2P网络借贷的监管指向大概涉及几个方面,第一,非法集资;第二资金用途往来;第三,资金错配。有业内人士认为,一旦监管细则出台,P2P平台设定进入门槛,行业面临“洗牌”,其中一些不具正规资质、资金实力不达标、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的平台将面临淘汰出局。
目前在P2P行业在监管政策还没落地之前,平台自律成了风控的关键。监管方面,虽然监管部门的人士对P2P发展提出了十项监管原则,但监管细则却始终没有出台。一方面是由于监管者对互联网金融这一事物有包容性,允许P2P企业朝着监管方向做自我调整;另一方面也说明契合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方式仍需酝酿。今年监管层在很多场合中都提到P2P要做信息中介而不是信用中介,投资者和借款者要信息对等。因此许多从业者预测,让P2P公司信息透明化很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监管方向。债权的真实性是基础,监管方式很可能会以强监管为主,因为监管层多次透露出,如果明年一些企业经营不规范,偏离P2P的本质,很可能会出现责令其整改、停业整顿。因此监管细则出台的同时也将引发P2P行业的洗牌。
近两年P2P行业作为互联网金融的新生力量,发展非常迅猛,特别是今年以来平台增长速度达到以往之最。有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全国有880家P2P平台,截至11月30日,全国正在运营的网贷平台共计达1540家。预计到今年底,网贷平台数量将达到1600家。
普天贷创始人吴海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因为P2P兴起的时间比较短,经历了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其实已经迎来了洗牌阶段。不过这种洗牌是小规模的,平台的倒闭主要因为经营不善,或者本身进入这个领域就是以诈骗为目的,而并不是因为行业的竞争。”
如何完善P2P行业风控系统来保障投资者的资金安全,已有部分网贷平台引入了风险保障金制度,来完善风控系统,而此制度逐渐成为业内共识。
在记者采访的近10家P2P平台中,其大多数表示平台中风险储备金账户,用以应对如果平台一旦有项目出现逾期或是意外状况,将动用风险准备金账户的资金,在逾期当天先行垫付给投资者,然后平台再去追回逾期借款。
实际上,对于P2P行业发展而言,监管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在关系到平台自身方面,譬如平台资金实力、风控能力、资金流透明度、平台方信用度、投融资速度和问题处理的高效性等方面,这才是平台行业长足发展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