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财经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杭州广发行“圈套门”之谜 企业自述自愿“钻套”

2010-06-08 09:31:24 马玉忠 李伟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责任编辑:孙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随后银行通知,安排我们从2008年4月份起以每个月400万元的规模、4个月为一个周期,启动了浙江贝斯特项目的封闭式运作。”闻连华说。

但不幸的是,浙江永富参与的这第三个运作项目,也失败了。而杭州广发行也采取了同样的处理方式:将浙江永富及其担保方一起告上法庭,偿还本息合计1637.256万元。

两个失败的“封闭式运作”项目,让浙江永富成了欠款大户——欠杭州广发行共计2245.42万元的银行贷款本息,并被法院判令欠钱还债。后又因未执行判决,今年4月6日,法院强制执行冻结了闻连华夫妇及公司的账户。

“供应链”上的贝斯特

也许很多人会有疑问:杭州广发行为何要设计如此复杂、繁琐,且召集如此多参与者的“封闭式运作”的“供应链”?银行费尽心思设计出如此专业复杂的供应链,对银行自己有何好处?

一位业内分析人士对记者解释说,他认为,首先,可以排除银行的主观恶意,即银行并非从一开始就是想设套陷害企业;其次,在供应链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银行增加了贷款业务,其他各参与方也各取所得、实现共赢;但是,当供应链上的终端企业,即真正的资金使用企业出现资金不能按时回笼,导致“供应链”断裂时,银行便成了“供应链”上唯一的受保护者——融出的资金由链条上的所有其他参与者,共同承担偿还银行资金的责任,银行从而避免了不良贷款风险。

“我认为,供应链并非是银行的恶意预谋,只是银行为防范或转移不良贷款的精明之举。”此分析人士剖析说,“暂不论银行的这一设计和操作是否有违法违规之嫌,但作为金融服务机构,为规避自身风险是否就可以损人利己?这样做是否道德还值得商榷。”

记者在对浙江贝斯特进行深入采访后的发现,似乎也从某种程度上证明了银行既要发放贷款、又惧怕不良贷款的矛盾,以及因此而费尽心思、想方设法,甚至不惜冒道德风险来规避贷款风险的“良苦用心”。

4月23日,记者来到位于浙江省嵊州市经济开发区的浙江贝斯特。大门紧闭、一个看门人、一条狗,偌大的厂区在阴暗的天空下显得冷冷清清,“半截子”厂房格外扎眼——这家企业早已停产并进入重整和解司法程序,现在已有企业开始介入对其重组。

贝斯特重整重组的参与方之一——嵊州市人民法院的相关负责人对记者介绍说,“浙江贝斯特在2008年7月份就已全线停产了,印象中,贝斯特从来就没有辉煌过。”该负责人表示,浙江贝斯特的败局,并非是因为金融危机,而是因为企业内部管理非常混乱,就在浙江贝斯特面临困境时,法人代表蒋斐祥之子蒋珑携款1000万元逃往国外。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银行
更多>>保险
更多>>中国人寿
更多>>专题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