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适时分步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低保、农村五保补助水平和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新开工保障房9.4万套,基本建成8万套。
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配置城乡义务教育资源,保障流动人口子女、留守少年儿童、适龄残疾儿童等弱势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注重美德教育。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稳定高等教育规模,加强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建设,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水平。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和救助制度。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理顺医药价格,完善药品采购和配送办法。优化医疗资源规划布局。加强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升农村急救、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扩大边远山区和贫困家庭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覆盖。扩充省、市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推动一批社会办医项目落地,新增医疗机构床位8400张以上。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继续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文化服务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延伸。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动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六)推进外贸转型发展,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进一步稳定对外贸易。充分发挥出口支撑作用,建立和完善与外贸方式创新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机制,落实好促进外贸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措施,加大对重点出口行业转型升级扶持力度,实施出口品牌发展战略,培育壮大优势出口行业龙头企业。坚持巩固传统市场与拓展新兴市场并重,用好展会平台,积极建设国际营销网络,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做大做强口岸经济,积极推动“三个一”通关模式试点、无纸化通关改革。大力支持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加快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整合优化,推动在我省设立自由贸易园区。
深化闽台交流合作。率先落实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等ECFA后续协议,促进闽台产业深度对接,支持企业赴台投资,放宽投资准入门槛,推动高端产业融合发展和基础设施领域合作。加快构建闽台金融合作新机制,积极引进台资金融机构。推进医药卫生领域合作,引进台资医院、康复机构、养老服务等。加快两岸旅游线路对接,共同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加强闽台人才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