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财经要闻 > 正文
大豆目标价格政策见效 首批临储大豆拍卖遭抢购
money.fjsen.com 2014-05-22 09:31:52   来源:华夏时报    我来说两句

“产区大豆收购价已攀升至近几年的高点。”5月21日,黑龙江一油脂企业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感慨道。

在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出台之前,市场担心,停止收储后最后一批四五百万吨的临储库存一旦抛出,将会对市场造成冲击。但出乎意料的是,5月13日,第一批国储大豆挂牌拍卖,成交状况良好,成交价格亦创新高。新政出台后的两个交易日,大豆期货价格仍持续上涨。

而现货市场也是“涨”声一片。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农民忙于播种无暇售粮,产区大部分油厂处于停机状态,购销总体处于停滞状态,即便如此,目前东北产区大豆现货均价仍爬升至4877元/吨,这也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新高。

据悉,目前,黑龙江地区农户手里有30多万吨大豆,企业和贸易商手里有50多万吨,加起来不到90万吨,而黑龙江地区的大豆年加工量在1500万吨左右,供应紧张也是造成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定价

国家发改委5月17日宣布,根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的要求,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发布2014年大豆目标价格为4800元/吨。

至于目标价格的制定依据,发改委等部门并未给出进一步的解释。但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徐雪高对本报记者说,定价依据的就是大豆和玉米的比价关系。

据了解,国家相关部委此前曾就大豆目标价格征求了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相关主管部门的意见。黑龙江建议将大豆的目标价格定在5600元左右/吨,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则认为应该在5200元-5400元/吨,后来达成的意见是5200元-5600元/吨。

尽管出台的目标价格比2013/2014年度大豆4600元/吨的收储价高出200元,但大豆的种植收益仍不及玉米和水稻,低于市场预期。徐雪高说,从目前公布的结果来看,目标价格制定部门没有按照让外界以为更合理的1∶2.8制定,而是更低的1∶2.3。

不过,在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研究员马文峰看来,之所以出台的目标价格仍低于1∶2.8,大豆种植收益远低于玉米和水稻,是因为国家不想影响主粮的种植面积和产量。

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并不同意马文峰的观点,他对本报记者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已明确指出:大豆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既可用于居民的主食消费,又是重要的食用油加工原料。

“另外我国玉米工业消费基本占到玉米消费的三分之一,其它大部分用在饲料上,人食用是极小一部分,而大豆几乎都在直接、间接食用,从大豆的营养价值和消费结构来看,其粮食作用远高于玉米。”王小语说。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林萍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更多>>银行
更多>>保险
更多>>中国人寿
更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