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洽洽并不缺少新品,但推新品的成功率却不高。从内部原因分析,洽洽新品营销模式还没有形成。大部分新品是基于葵花子产品的升级产品,营销模式与葵花子产品不同,如果按照老的销售模式,很容易走入死胡同。但目前洽洽食品还缺乏新产品营销的经验与能力,需要时间来培养。
而从外部环境来看,“洽洽由于已经进军多个品类,所以面对的主要竞争对手已经较为分散,例如瓜子类产品的竞争者是安徽真心食品、四川徽记食品、兰州正林农垦食品、上海三明食品等。薯片面对的竞争对手则是品客、乐事、可比克、艾比利、好友趣。”陈小龙表示。
华创证券研报显示,除了新品推广不力,洽洽食品在区域市场方面也过多地依赖根据地市场,目前洽洽食品北方市场受竞争对手金鸽影响,下滑比较严重。金鸽用口味更浓、更香的脱皮瓜子挤占了一部分洽洽瓜子的市场。由于金鸽的原料价格低,销售费用和运营成本也比洽洽食品要低,所以金鸽把较大的差价给到经销商,终端价格也相对便宜。洽洽食品的销售费用较高,用人比金鸽要多,公司的市场反应也慢了一点。
目前,洽洽食品已找出销量下滑的原因,主要在于给渠道的利润低,以及终端售价较高,未来对华北市场将会有费用方面的倾斜,希望今年第二季度销量能够有所回升。
业绩何时好转?
“洽洽食品去年业绩表现不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原材料价格高涨,难以保障充足的优质原材料。而作为一家快消企业,洽洽食品在品牌管理、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广告营销等方面仍需加强。”上述行业分析人士认为。
事实上,自上市以来,洽洽食品就将主要精力放在了销售渠道建设上。陈小龙认为,其实洽洽食品在品牌、渠道、规模上还是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其销售渠道基本已经覆盖到食品饮料行业的所有渠道。
不过,庞大的经销商队伍也在考验着洽洽食品的管理能力。据了解,洽洽食品的一级经销商此前有2000多家,但为了优化经销商队伍,对于一些特别小,年销售额仅有几万元的经销商,洽洽食品已经取消了它们的一级经销商权利。研报显示,洽洽食品目前销售额超过300万元的一级经销商大约有1660家。
不过,李振武表示,洽洽食品目前并没有特别向大经销商倾斜的政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