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财经要闻 > 正文
“微贷”开启农村金融大空间
money.fjsen.com 2014-06-30 10:17:04   来源:经济日报    我来说两句

降低成本

福建省泉州市金融局工作人员黄劲松算过这样一笔账:对银行来说,发放1亿元的企业贷款和发放100万元的企业贷款所付出的工作量几乎相同。“在银行面对来自存贷比、不良率等监管压力的时候,有限的贷款额度往往会更倾向于放给更优质的企业。因此,如何降低营业成本,就成为中小银行服务好小微企业的关键。”黄劲松说。

不同于传统小微信贷业务“扫街式”营销的人员投入,包商银行小微金融部营销中心执行经理王妙莲表示,该行对微贷业务进行了批量化、集约化开发,通过商会、协会,将分布较广的客户组织起来,并对相同客户提供标准化、批量化的服务,以提高业务处理效能,将人力资源发挥到最大。

从浙江银监局对其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调查情况也能看出,目前台州银行、嘉兴银行和浙江省农信联社等也已通过“再造信贷”流程,推广“打分卡”技术等方式,推动微贷业务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针对小微贷款资金需求金额小、时间急、频率高的特点,目前不少中小银行均普遍采用精简化、扁平化的信贷流程。比如,对小于一定金额的小额贷款可由支行直接审批发放;同时,提高审贷会召开时间的弹性和频率,并将传统授用信分离改为一次授信、循环使用,有效降低了微贷的运营成本。

防控风险

风险防控始终是微贷推行绕不过去的一道坎。从记者了解的情况看,在防范风险上,减少担保依赖,更关注现金流和第一还款来源,是多家银行的共识。

据王妙莲介绍,在微贷产品上,包商银行通过引入“现金流文化”控制风险,综合建立适应微、小企业客户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单个客户信用风险识别、评价和处置机制,现场调查财务和非财务(软)信息,以及交叉检验现金流基础上的月可支配收入,以此确定单个客户的风险指数。比如用客户每月耗电量数据与其月产能数据进行核对,检验其销售数据的真实性。

微贷技术更加重视第一还款来源的分析,具体表现在通过对经营者道德品质、信用状况、家庭关系等非财务信息进行分析以强化风险管控,减少对抵押物依赖。

以台州银行为例,该行“小本贷款”客户结构中,离土农民贷款份额占到95%,城镇下岗创业居民占5%。“我们发现该类客户通常具有较强还款意愿,且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拥有较好还款能力。”台州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台州银行发放“小本贷款”4.04万笔、贷款余额51.53亿元,户均贷款12.7万元,不良贷款率仅为0.28%。

责任编辑:陈诗逸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更多>>银行
更多>>保险
更多>>中国人寿
更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