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财经要闻 > 正文
政策组合引长期资金入市 股市债市利好可期
money.fjsen.com 2014-07-11 09:22:50   来源:中国证券报    我来说两句

股市债市利好可期

此前,保监会已经多次透露出对于新政策的期许。保险行业专家表示,作为经济领域的重要风向标的股市和债市,将在新“国十条”及后续的资金运用和监管政策推动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2月,保监会正式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针对保险公司配置大类资产制定保险资金运用上限比例,投资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其他金融资产、境外投资的账面余额,合计分别不高于上季末总资产的30%、30%、25%、15%。

专家表示,2014年是保险资金运用政策出台的密集期。从1月开始至今,监管层已经发布一系列的促进保险资金运用的利好政策,且此类政策还将陆续出台。而这一时间段恰好与新“国十条”的“呼之欲出”相呼应,足以说明监管层意识到险资对股市、债市的重要作用。

分析人士认为,1月,保监会发布通知允许险资投资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和松绑历史存量保单投资蓝筹股后,泰康人寿、新华保险、民生保险等多家机构都参与到创业板打新当中。虽然与其他市场参与主体相比,保险机构还是此方面的“新入场者”,但其举动已让市场意识到保险机构参与股市投资的意愿。而随着后续历史存量保单投资蓝筹股的细则落地,更多资金将继续放量于市场,其投资规模对于市值的拉动作用亦不可忽视。上半年,生命人寿、安邦保险举牌金地集团,和谐健康保险公司举牌金融街,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上愈发活跃。

专家认为,考虑到政策导向因素,保险资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在股市、债市继续“亮剑”,成为市场关注的重要投资者,带来的利好刺激可以期待。

投资空间大 操作需审慎

对于险资入市的解读,有的认为,按照调整后的保险资金运用大类监管比例计算,理论上将有数千亿的险资入市。但保险机构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如此简单的计算方法对于考量政策红利和入市影响来说,并无太多实际价值。保险资管公司或部门在权衡各大类资产投资时,会综合分析多方面的因素,在建立多样化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优选,最终确定符合机构自身发展需要的投资配置。

从保险行业实际的资金运用来看,这个比例距离大类监管比例上限仍有很大空间。机构人士认为,政策引导的方向将为险资运用提供必不可少的参考,但防范风险仍是监管层和机构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在资本市场政策形成组合推动的前提下,长期资金入市的具体操作仍然需要审慎考量。

保监会6月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8141.13亿元,占险资资金运用比例较之前有所下降。分析人士认为,促进险资进入股市和债市,尚有诸多工作需要推进,包括A股市场的注册制、退市制度、上市公司和中介的诚信制度建设,以及优先股发行制度等,都有待《证券法》和《保险法》的修订早日完成。此外,目前股市的股息率还不能满足投资组合需求,包括税收在内的多方面改革还应继续推动,为险资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

市场人士表示,短期内,险资大量涌入股市、债市的可能性并不大。但长远看,A股市场有望成为保险资金投资的重要领域。作为标准的长线资金,保险资金需要在资本市场寻找有价值的蓝筹股。

业内专家认为,在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险资运用在注意守住风险底线的同时,有必要作出优化调整。一方面,对于符合长期资金配置的投资渠道,应在充分论证的前提下有序追加投资;另一方面,在和地方投融资、国企改革等热点问题相关的投资领域,应当积极调研,作出适当的投资组合设计。考虑到新“国十条”及后续落地的相关细则,保险资金投资还有较大的作为空间。在保险业总资产超过9万亿的大背景下,保险资金通过债权投资计划、股权、不动产等多种投资形式,可以成为优质的资金来源和对接实体经济的重要融资渠道。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林萍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更多>>银行
更多>>保险
更多>>中国人寿
更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