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海峡财讯 > 正文
锐意改革,助推“活力强关”建设
money.fjsen.com 2014-09-23 09:10:14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厦门海关驻同安办事处物流中心监管科关员在审核。

五年共审核报关单148018份,监管进出口货物96.1 7万吨、货值355.91亿美元、载货车辆248803车次,征收税款19.56亿元人民币;201 1-2014年,进出口总值连续三年位列全国同类保税物流中心前两位……作为福建省首个保税物流中心(B型),厦门火炬(翔安)保税物流中心(B型)用实际行动成就了一连串漂亮的数据。

自2009年9月6日正式封关运作以来,逐渐成长起来的保税物流中心不仅在服务能力、辐射范围、业务种类等各项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也为服务企业,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从单纯的服务平台,到企业投资兴业的一大依据,海关人凭借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和勇于担当的探索气魄,助力保税物流中心成为辐射两岸的巨大引擎,助推着厦门海关“活力强关”的建设。

持续创新为企业发展谋改革红利

“海关通过保税物流中心为企业提供的集团化运作模式可帮了我们大忙!”说到厦门火炬(翔安)保税物流中心(B型)通过创新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给企业带来的改革“红利”,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郭英理十分感慨。

去年,厦门市龙头企业之一的宸鸿集团,主动联系了厦门海关,提出集团加工贸易模式改革,并希望将保税物流中心作为公司的中央保税仓库,将集团旗下11家子公司的保税物流业务全部依托中心开展,以解决集团由于分支企业分散,货物通关需要多点跑,耗时长、成本高等问题。

面对从未尝试过的集团企业“一体化”监管,在毫无经验可循的情况下,厦门海关驻同安办事处物流中心监管科还是立足实际,敢想敢试,积极探索出台相关办法。通过反复的实地论证、梳理流程、协调沟通,最终打通了改革的“任督”二脉,有力保障了《宸鸿集团所属企业加工贸易监管模式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通过改革,不仅帮助企业实现了保税料件的集约管理,高效流转,更为企业每年带来数千万元人民币的效益。

“我们集团每年报关的货物票数在2.6万到2.7万票左右,保税物流中心对集团企业‘一体化’监管的模式,把货物报关的时间缩短了一天,实现了24小时通关,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供应链管理处副总经理林忠良介绍说,改革后,集团的货物通关不仅速度快,而且税费也降低了,还增强了集团上下游企业间的交流,可谓一举多得。

持续的改革创新,使得保税物流中心成了海关特殊监管区中的“佼佼者”,并把服务触角延伸到了全国各地。五年间,北至黑龙江,东至南京、宁波等长三角地区,南至深圳、珠海等珠三角地区,西至四川,已有23个省市共760家企业的货物通过保税物流中心进出,还先后吸引了天马微电子、电气硝子、开发晶、祥达等数十家国内外大型光电企业在火炬(翔安)产业区投资或迁入火炬(翔安)产业区,带动了一大批中、小微企业在火炬高新区生根发芽。仅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一家的注册资本就高达28亿元人民币,这些企业的到来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也为保税物流中心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动力。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林萍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更多>>银行
更多>>保险
更多>>中国人寿
更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