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舆情 > 正文
微软再陷避税风波
money.fjsen.com 2014-12-08 10:34:04   来源:人民网    我来说两句

避税手法多样

“虽然M公司身份不能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跨国公司的跨国避税行为其实是非常普遍的,只要在法律边界内是允许的,但不能触犯违法边界。”江苏诺法律师事务所律师吴俊峰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唐欣则认为,合理合法避税是企业的天职,维护股东权益是企业最重要的义务。

在汪蔚青看来,首先应该厘清避税的性质问题,避税不等同于逃税,不是犯罪行为,跨国公司避税行为是在不违反明令颁布的该国税收法律的基础上,做一些公司业务模式、架构的调整,并有效利用了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协定,来达到少缴税或者递延纳税的目的。

“其实是利用现有法律的一些漏洞在避税,遵从的是‘法无明令禁止皆可为’的规则。”汪蔚青认为,这不是“非黑即白”的问题,所有的跨国公司几乎都存在这一问题。

汪蔚青还告诉记者,转让定价、避税港的运用等是目前跨国企业避税的主要手段。

而转让定价主要是指关联企业之间在销售货物、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等经济行为时制定的价格。其一般做法是:高税国企业向其低税国关联企业销售货物、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时制定低价;低税国向其高税国关联企业销售货物、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时制定高价。这样,利润就从高税国转移到低税国,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减轻其税负的目的。上述M公司就是运用的这种手法。

“很多跨国企业通过收取商标使用费等特许权使用费的方式,将国内公司的利润转移到境外。”汪蔚青表示,一些知名的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后长期处于亏损或者微利状态,但是扩张规模却极其快速与惊人,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此。

避税港的运用更是很多跨国公司惯用的手法。很多跨国企业的境内机构的投资方都是注册在避税港的公司,这样,跨国企业就可以通过设置好的架构在境外交易境内企业的股权,从而达到避税的效果。

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苹果公司。十几年来,苹果在美国本土之外的业务为其赚取了上千亿美元,适用的公司所得税率基本未超过2.5%。而这得益于其沿用的“双爱尔兰加荷兰三明治”避税技法。它的主要避税路径为通过将苹果的海外业务利润经由爱尔兰、荷兰这些低税率国家最终转至避税港——英属维尔京群岛。

之后,这种手段被很多公司模仿,尤以高科技企业为代表。谷歌、苹果、Facebook等成为各国政府在税收方面的重点排查对象。

“因为科技企业以轻资产为主,可以在世界各地较为容易地转移资金。从而让利润主要发生在税收负担较低的国家。且很多国家和地区对于科技类企业也有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唐欣表示,所以科技类企业的避税是企业经营的重要内容。

汪蔚青表示,除此之外,资本弱化、受控外国公司、滥用税收优惠、滥用税收协定、滥用公司组织形式等也是跨国公司比较常用的手法。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林萍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更多>>银行
更多>>保险
更多>>中国人寿
更多>>专题